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世界第一例H10N8禽流感病例,并作为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
患者女性,73岁,江西南昌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重症肌无力。曾于2012年12月行胸腺切除手术。于2013年11月27日出现发热、咳嗽、胸闷等初始症状。发热2天后于2013年11月30日被送往医院治疗。住院第4天胸部CT示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密度增加,住院第6天X线胸片示双侧胸腔积液,第8天快速进展为双肺毛玻璃样阴影。第9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研究人员在该病例的化验样本中检测出甲型流感病毒,并进一步确定为新型H10N8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测序、气管吸入样本检测等手段对这种病毒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与之前发现的H10N8病毒并不完全相同。病毒的所有基因都是禽源性的,且其中六个内部基因是源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第226至228位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为Gln-Ser-Gly,这表明该病毒具有与禽流感样受体结合的特点,可对人类肺深部组织造成感染,进而在人体内迅速复制。研究者还在患者最初的气管吸出物标本中检出了第627位氨基酸残基为谷氨酸和赖氨酸混合序列的PB2蛋白,而这一序列与病毒的哺乳动物适应性相关。
H9N2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禽鸟身上,过去10多年里,世界各地只有少数散发的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多数是轻微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患者在发病前4天曾去过一个活禽市场,在买了一只鸡,仅短暂停留约5分钟。在她发病的两周前,她并没有接触家禽、发热病人或者是患类似禽流感样病症的人,发病前一个月没有去过其他地方旅游。
因此,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能够进行人-人传播,但对该病毒导致禽流感流行的可能性不可低估,需要加强预防和监管。(作者:卢振东)
参考文献:《Lancet》2014;383:71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