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年鉴》刊登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牵头的一项研究结果,提示对于中老年吸烟人群,进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死亡风险,并据此提出了筛查的推荐方案。
研究的第一作者为伊拉斯谟医学中心公共卫生部的Harry J. de Koning博士,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案,以期提高精准度,减少过度检查。
研究数据来自四个大型研究的数据库,分别为肺癌筛查研究,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癌筛查研究,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项目,以及美国吸烟史调查研究。目标人群为美国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群,随访队列的年龄在45岁~90岁。
研究的介入措施共有576项,根据年龄、吸烟量、戒烟时间和筛查间隔等设立了不同的入选标准,建立了5个独立的研究模型。结果显示,最佳的肺癌筛查策略为:针对吸烟量不少于30包年的吸烟者及戒烟时间不足15年的人群,从55岁到80岁期间,每年进行一次CT筛查。
这个方案所能产生的益处包括:早期检出大约50%的肺癌病例;每进行575次筛查可避免1例肺癌死亡事件;把肺癌的死亡率降低14%;在每10万人的队列中,有497例的肺癌死亡事件得以避免,并额外获得5250个生命年。
与此同时,这个方案也存在假阳性和过度诊断的可能性,包括:每10万人的队列中的67550次假阳性结果,910例经过活检或手术检查结果证实的良性病变,以及190例的过度诊断。但与收益相比,这些损失可以承受。
全球的肺癌负荷高居不下,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估计,2008年,全球有160万例新发肺癌, 140万例死亡。在美国和加拿大,根据性别不同,每10万人中的肺癌发病率分别为男性48.5例和女性35.8例,相应的死亡率分别为37.9例和24.2例,累积死亡风险则分别为4.6%和3%。在美国,据估计,2013年有22.8万例新发肺癌病例,大约16万例死亡。
虽然美国吸烟的流行率已有了实质性下降,同时也导致人群中肺癌死亡率从1975年到2000年下降了32%,但肺癌仍然是癌症死亡的头号因素,因此建立起有效的肺癌筛查模型就显得非常重要。USPSTF牵头的这项研究,最终形成了肺癌筛查的推荐意见:对年龄在55岁~80岁之间、烟草暴露不少于30包/年或戒烟时间不足15年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癌CT筛查。(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4;160:3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