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日记
2012年06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一位医生的心灵感悟

(一)刘姐,天堂里的你还好吗?

    如果不与尿毒症患者零距离接触,你是不会真正理解他们的痛苦的。每次来到我工作的岗位——血液净化室,我都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抑。每位患者都因肾病失去了原本红润的肤色,皮肤变得萎黄暗淡、毫无光泽。每次透析时,两个粗粗的针头扎进他们特有的高出皮肤的血管,这不能不说是种痛苦的体验。患者还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更要命的是他们的血液透析可能要进行到生命的尽头,除非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换肾。在血透室里,很难看到这些尿毒症患者脸上露出笑容。

    刘姐是我多年前治疗的一位尿毒症患者。她天生性格奔放,热情真诚又乐于助人,生前是一所中专学校的教师。发病之前,虽然刘姐早感身体不适,但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依旧每天骑着小木兰,风风火火地去上课,带学生实习。直到同事们都说她脸色难看,她自己也觉得疲乏得难以支撑,还经常恶心呕吐,这才到医院检查。无情的化验结果表明刘姐的双肾功能已经不足正常人的15%了。

    住院以后,刘姐很快就接受了透析治疗,每周2~3次的透析,并没有让刘姐向病魔屈服,她依旧乐观自信。在透析室里她是最受欢迎的病人,每次来做治疗都穿得漂漂亮亮,还经常拿亲手做的小点心和拿手菜给医生护士和患者。上机后她还常为病友们朗读她喜欢的苏联散文。我至今还记得那些描写春天、森林、交响乐的优美篇章。

    每次来到透析室,我总能听到刘姐爽朗的笑声。透析前刘姐总会铺上白底红花的床单,换上浅蓝带淡粉色碎花的睡衣,鲜亮的颜色会衬得刘姐贫血的面容红润一些。她还会鼓励其他透析患者敢地面对现实,好好地活下去。

    刘姐是位烹饪高手,热心肠的她不时地将拿手好菜带上满满一饭盒与病友们分享,有时是诱人的红烧肉,有时是香味扑鼻的辣子鸡,来不及做也会带些清洗干净的水果或香甜小西点。无论大夫、护士还是病友,大家都特别喜欢刘姐,称她是血透室里的开心果。大约接受了一年多的透析治疗,刘姐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肾源,我们都默默地祝福她好运,换肾成功。

    临做手术前,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病友,大家一同送她去手术室,共祝刘姐好运,希望她换肾成功。刘姐在进手术室前微笑着做的那个OK的手势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然而事与愿违,那样乐观豁达的刘姐没能度过移植后的排异期,在换肾手术一个月后因脑部并发症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我是刘姐生前最信任的医生,她的去世就像在我的内心深处扎下了一根长长的刺,每当我想起刘姐的时候,心里都会感觉到一阵阵悸痛。无奈目前医学水平有限,不能将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大姐继续留在人间。

    刘姐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我好想问一问,刘姐,在天堂里的你还好吗?那里一定没有肾功能衰竭这种疾病吧?假如真的有天堂,此刻你是否微笑地看着我,告诉我:“我在天堂真的很好,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我想天堂里一定很美吧,那里一定有你喜欢的森林,否则将如何容纳你那么多的渴望与梦想;天堂里的阳光一定很暖吧,否则又将如何留住你那么多真诚的笑容。

    思念,如同温柔的雾,在我的眼睛里弥漫开来,我多么希望这只是思念,不是怀念。

    愿刘姐在天堂里健康快乐,一直到永远。

#p#副标题#e#

(二)工作着的你很美

 有些人的美是外在的,比如有姣好的容貌、挺拨的身材、细腻如雪的肌肤,甚至是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这种美丽,只需一眼看过去,就会让人慨叹造物主如此偏心,怎么把那么美好的东西都给了别人?先天的美是让人嫉妒的,也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但转念一想,毕竟生活中天生丽质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和你我一样有着一张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面孔,但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呈现出不一般的美丽。

他是我的硕士生导师,自然也是位老中医了,今年已年过古稀,头发花白,脸上的深深皱纹刻着的岁月的痕迹。糖尿病并发症让他的眼睛看起来并不清澈。但每次专家门诊,当他把手轻轻搭在病人脉搏上时,那不为外界所扰的专注神态,是那么亲切自然,无端地就会让病人生出稳妥、值得依赖的感觉。当诊脉完毕,提笔开方时,不论身后有多少病人等待,他总是不急不躁,面色凝重认真,处方上每行四味药,药量克数在右下角,特殊煎法在左上角,上下对齐、左右平行、笔迹工整、药名规范,最后再规规矩矩签上名字,全然不像现在的某些医生草上飞一般的天书,让人摸不着头绪。

她是我的大学同学,正是人到中年、身心俱累的年龄。可能是太忙太累的缘故,她总是素面朝天,从不见她轻施薄粉,也不见她佩戴任何饰品。她干干瘦瘦的,头发也疏于打理,显得有些枯黄、缺乏光泽。但她只要站在大学讲台上,立刻神采飞扬、博古通今、循循善诱、引经据典,连脸上的五官好像也经过了重新的排列组合变得生动起来,很有一种俯仰有度,收放自如的动感。她把枯燥的中医理论讲得有声有色,虽早已过了青春岁月,但她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却拥有一大批正值如梦年华的铁杆粉丝,在校园贴吧里常有学生发贴子嘱咐她增加营养,长得胖一点。

她是我的同事,曾经是我们病房的责任护士,已经工作二十多个年头了。她是一个中学生的母亲,身材有点胖,脸部的线条也缺乏柔美,与年轻亮丽的小护士站在一起,自然得不到多少印象分,但她有一手静脉穿刺的绝活。每当我带领学生查房时,她也会在各个病房完成她每日的工作。只要她来到我的病人床前,我都会停下查体和讲解,专心欣赏她做治疗的全过程,先是那么温柔细致地消毒,拿起针头排气、穿刺,一气呵成,几乎见不到多余的动作。无论患者的血管再深或水肿再明显,她只要轻拍几下,用食指细细体会一下,然后一针下去,也准会看到血液缓缓流入软管内。有一次我明明看到一根血管很直很浅显,却见她避开不用,我不解地问她原因,她说:“这个病人心衰,很可能夜班需急救,留着这根好用的血管给上夜班的小护士吧,抢救时能节省点时间。”说完就忙下一个病人去了。顿时,我心里热乎乎的,多希望自己生病的时候也能有这样一位护士给自己做护理。

他们都是极普通的人,走在大街上马上就会淹没在人流中,没有人会多关注他们一些,就像沙漠中的几粒砂子,那么平凡却又那么美丽。

#p#副标题#e#

(三)上班,“走”为上策

    二十多年来,每天都会有一个问题摆在我面前,今天怎样去上班?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断变化,最初是自行车,以后是潇洒木兰,也乘过公交车,着急的时候也偶尔打的,后来医院为方便职工上下班专门安排了班车,可换来换去总有一种最原始的上班方式不能忘怀,那就是步行。

    你试过吗?只要路程在一小时之内,天气又好,走路上班是很惬意的。可以漫不经心地看风景,沿途哪里又新开了家专卖店,哪里有卖某种风味的特色小吃,哪户人家的阳台上开满了鲜花,都会一清二楚。也可以信马由缰地思考问题,构思小文章。不瞒您说,我写的多篇小博文就是在马路上打的腹稿。时间要是宽裕的话就慢悠悠地溜达,时间紧迫就暴走疾行,多窄的路也能通过,崎岖坎坷全无关系,且既无塞车之苦也无丢车之虞,如此轻松的心情你何处去寻?

    走路的好处又何止是心情的愉悦,每日坚持步行六千步以上,可以保持体态优美、缓解关节疼痛、增强心肺功能、强化骨质密度、减轻精神压力、改善思维状态、降血脂、降血粘度……太多太多,我数不过来了。

    据说美国人深知走路的好处,虽然他们是最早拥有汽车的国度之一,但到了汽车已普及到家庭的今天,他们却养成了拨腿就走的习惯,无论是七尺壮汉、还是妙龄女子,个个健步如飞。听说纽约的职业女白领们肩上的背包都是宽宽大大的,你能猜得到里面装的是什么吗?竟是一双高跟鞋,到了公司才换下风尘仆仆的运动鞋,想不到吧?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1世纪的健康箴言是这样说的: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我国自古也有谚语:步行是百练之母,每天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要想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光靠蓝天六必治刷牙不行,还得走路,每天目标一万步,开始吧。

(四)遗失的饥饿感

    不知你发现没有,世间的繁华、物质的丰裕让我们遗失了许多,比如饥饿感。我经常会发现即使某一天的某一餐因某种原因给忘记了,也没有饥饿感来提醒我们该进食了,这种情况大约有好几年了吧。

    想想我们的童年时光,那是一个食物极度匮乏的年代,吃饱饭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以致于人们见面打招呼总是问“吃饭了吗?”可见能吃上饭饿不着肚子是多么令人满足的事情。那时的餐桌也是清淡的出奇,玉米面的窝头,地瓜面的煎饼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主食,顿顿能吃上白面馒头的人是让人嫉妒的,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永远是主打菜咸菜条,再配上一大碗漂着几个油星的萝卜苗、小白菜,一个冬春下来,真的是吃的人个个葱心绿。

    回想一下那时碳水化合物提供给我们的热量大概会超过90%吧?缺少油水,又有超量的纤维素,自然消化排泄都要快一些,于是每一餐前都会被强烈的饥饿感笼罩着。小孩子们回到家里常常是顾不上洗手就摸一块干粮,为此当然会受到大人们的训斥,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饿死鬼托生的”。正因为饥饿,才更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妙,那个年代才是真正的“吃嘛嘛香”。

    一晃几十年过去,餐桌上的内容可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听都没听过的,认识不认识的统统可以伸手就吃。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口福享满了,各种美味也把肠胃填的满满的,上顿吃的还没消化一半呢,下一顿的又接上了。

    你还能想起来哪种食物是你的最爱吗?绞尽脑汁也很难回忆起,偶尔想到一种,找到塞进嘴里却再也没有了原来的感觉,不尽让人心生失望。每天腹部胀胀的,让人失去了对食物的品味,丧失了热爱美食的生活是相当地乏味,不仅如此,各种富贵病也是相约而至,健康就像一个不受宠爱的孩子,不愿与我们相伴了。

    总是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饥饿是生命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馨香。在如此丰富的物质年代,你还能找到饥饿感吗?如果有,那应该恭喜你。

#p#副标题#e#

(五)忙者有福

    我想那些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同行们一定和我有同样的感触,忙碌是我们这群医生们永远的主旋律,繁忙的工作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我们总是在路上。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干不完的事,查房、收病人、看专家门诊、带学生、备课、讲课……每一件事都得拿出一个40多岁人的最快速度向前冲、去思索、去处理。一天下来真的很疲惫,回家的路总是很急迫,下班后回到家中将自己重重地投到沙发里的感觉真是太享受了。

    可是忙碌时也是开心的、充实的,烦恼根本不存在,因为你没有给它时间。忙碌起来就不会胡思乱想,也没有时间忧郁彷徨,偶尔得一闲暇,望望窗外蓝天群山,不经意的鸟儿飞进视线又鸣叫着回巢,一片叶子轻轻地打着旋转离开大树的怀抱,竟会体验到隐隐的感动。忙碌之余才发现每一个小小的插曲都是动心的引线,点滴的快乐会被多倍次地放大。

    忙碌间会发现睡眠是香甜的、饭菜是可口的、太阳是暖的、树木是和善的、忧伤是不存在的。怎么样,是不是忙一点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体会到知足、体会到感恩,不管你熟悉不熟悉,那些为工作忙碌的人都是可亲可敬的。

    我并不是喜欢忙碌,也不是工作狂,只不过是习惯了忙碌。有人说理想总是很丰满,而现实却是那样“骨感”。其实要生存,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奋斗,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又如何能期盼丰硕的回报?

    永远不要抱怨忙碌,把忙碌当成一种常态,去适应它,你会发现忙一点其实是蛮不错的。

(作者:王晓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内科)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