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每年采集大约1700百万单位的红细胞,其中1500百万用来输血,并且常用来输给手术患者和老年人。然而,术后输血的指征目前还存在争议。关于此问题的临床试验规模都太小,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为研究术后是否应根据患者血红蛋白阈值进行红细胞输注,新泽西医学和牙科大学的Jeffrey L. Carson等做了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于髋大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以更高的血红蛋白阈值为标准进行红细胞输注是否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该试验纳入2016名年龄≥50岁的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这些患者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或有心血管疾病史,并且术后血红蛋白低于10g/dl。研究人员把患者随机分为自由输血组(血红蛋白浓度阈值设定为10g/dl)和限制输血组(有贫血症状或血红蛋白浓度<8 g/dl)。把试验的首要终点设定为术后60天内死亡或患者无法独立行走穿过房间。
结果发现,自由输血组患者术后每人平均输入2个单位的红细胞,而限制输血组无人输血。自由输血组和限制输血组达到首要终点的比例分别为35.2%和34.7%,自由输血组的比值比为1.01;绝对差异只有0.5%。住院时两组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死亡率分别为4.3%和5.2%,绝对差异为0.9%;60天内死亡率分别为7.6%和6.6%。两组其他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当,无显著差异。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与限制输血组相比较,自由输血组并没有降低60天死亡率,独立行走穿过房间的能力也并未提高。因此,术后提高血红蛋白阈值进行红细胞成份输血似乎并无必要。(作者:陈照奇)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cine》2011;365:2453-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