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9月号
医学进展

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BRCA基因突变的晚期乳腺癌

    Olaparib是KuDOS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子公司)研发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后者在DNA突变修复中扮演关键角色。而Olaparib则能够抑制多聚(腺苷酸二磷酸[ADP]核糖)聚合酶或PARP的“合成致死性”,特异性诱导仅限于肿瘤细胞的DNA病变及修复这些细胞所需DNA修复途径的基因功能缺失,进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2009年6月24日,《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线发表的一项小型1期研究中显示,在23例表现BRCA1或BRCA2突变的难治性乳腺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患者中,Olaparib治疗可使病变消退或稳定,而在37例与此基因突变无关的肿瘤患者中未显示任何抗肿瘤活性。而且,Olaparib的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未发生化疗中常见的毒性反应。此后的 2010年7月6日,《Lancet》杂志公布的一项队列研究提示,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晚期乳腺癌,口服Olaparib能够提高既往使用标准化疗药物治疗患者的反应率,而且400mg/d剂量组的总体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相对100mg/d剂量组高。

    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瑞典、英国和美国的16家医疗中心参加了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一入组患者起至时间为:2007年6月15日至2008年3月11日(27例患者入组);队列二入组患者起至时间为:2008年2月27日至2008年9月5日(27例患者入组)。队列一的患者每天服用Olaparib剂量为400mg,一天两次;队列二的患者每天服用Olaparib剂量为100mg,一天两次。两个队列分别有17例和12例患者完成了6个周期的治疗。截至2009年2月27日,队列一16例患者疾病进展,1例持续有反应;队列二有1例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7例疾病进展,4例(均提高剂量至400mg/d)持续有反应。

    至6个疗程结束时,两个队列的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分别为41%(11/27,95%CI:25〜59)和22%(6/27,95%CI:11〜41)。400mg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乏力(1~2级:41%;3~4级:15%)、恶心(1~2级:41%;3~4级:15%)、呕吐(1~2级:11%;3~4级:11%)和贫血(1~2级:4%;3~4级:11%)。100mg组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1~2级:41%;3~4级:1例)和乏力(1~2级:26%;3~4级:4%)。

    上述研究提示,Olaparib可能用于BRCA基因突变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编译:刘荣军)

参考文献:《Lancet》2010;376:235-24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