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09年07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里程碑

原发性肝癌诊疗新进展

原发性肝癌多发于亚洲和非洲,被称为癌症之王。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除病毒感染和过量饮酒外,肥胖和糖尿病等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过去,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时一般处于疾病的中晚期,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30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进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病理学诊断方面,非侵入性诊断(影像学)已经取代活检术,成为肝癌重要的诊断方法。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用于诊断的准确性较影像学差,因此其临床价值有限;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诊断方法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由于早诊断和早治疗有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多数医生在治疗时会参考巴塞罗那临床肝癌治疗组的诊疗原则,早期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或无水酒精局部注射,这些方法的5年生存率为50%70%

由于手术切除和局部注射治疗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局限性。最近,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些与晚期复发相关的基因,这一发现为预防复发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肝移植也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供体来源不足一直是临床肝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受者的筛选格外严格,一般参考米兰标准,即单个肿癌直径<5cm,或小肿瘤数目≤3个且总直径<3cm者属于早期肝癌。早期肝癌行肝移植治疗疗效肯定,但这一原则要求过于严格,会使一些本有希望治愈的患者失去移植的机会。

动脉化疗栓塞法治疗中期患者(无症状且无血管浸润或远处转移的较大或多灶肿瘤),中位生存期一般大于2年,而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索拉非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可阻断raf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血管生成,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索拉非尼可用于所有肝癌患者并且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疗效证明其可能是进展期肝癌的治疗突破点。这类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作为手术、化疗栓塞或消融的辅助治疗方法。评估这类新药的疗效可以通过影像学方法动态分析。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诊治需要多学科协作和交流,包括分子生物学、肝脏病学、肿瘤学、外科学、病理学以及放射学。通过各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肝癌预防和诊治方法,以达到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的目的,使肝癌不再是癌症之王。(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Lancet2009;373:614-616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