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4年06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母亲怀孕期间及童年期丧亲增加精神病及自杀风险

作者:宫健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K. M. Abel等人研究发现,产前及童年丧亲可增加精神病及自杀发生风险。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的《英国医学杂志》上。

经历丧亲之痛会让人悲伤甚至绝望,大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以摆脱痛苦,恢复内心的平静,重新开始生活。但也有人陷入悲伤的无底洞,无法自拔。以往研究显示,童年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以持久存在,甚至可持续到成年;而孕妇在怀孕时经历的丧亲之痛也会影响她的胎儿。

Abel等人对1974年到1985年间出生的约100万瑞典人进行研究,其中4435人患各种精神病,研究人员随访至受试者13岁。

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人相比,母亲怀孕时丧亲,其后代精神疾病发生风险增加24%,其中孕早期(怀孕前3个月)、孕中期(怀孕4~6个月)母亲丧亲后代精神疾病发生风险不增加 [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95和0.79],孕晚期(怀孕7~9个月)时母亲丧亲后代精神疾病发生风险增加14%(OR=1.14)。

与儿童期无丧亲的受试者相比,从出生至青春期丧亲的受试者精神病发生风险增加17%。其中出生至2.9岁、3岁~6.9岁、7岁~12.9岁丧亲的受试者未来精神病发生风险分别增加84%、47%和32%。

从自杀风险上看,与儿童期无丧亲的受试者相比,出生至2.9岁、3岁~6.9 岁、7岁~12.9岁丧亲的受试者未来自杀风险分别增加233%、84%和168%。

丧亲容易让人悲伤,悲伤是各种痛苦感觉的混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悲伤能够缓解,丧亲之痛便会逐渐消失。悲伤若不能缓解,人会变得衰弱、焦虑和孤僻,长时间回避现实,无法解脱,甚至有自杀倾向。

因此,该研究的结果表明,怀孕时丧亲增加后代精神疾病发生风险,儿童期丧亲将增加精神疾病及自杀风险。该研究提示我们,一旦在这两个时期经历丧亲之痛,应密切关注其精神状况,如没有缓解或好转,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避免精神病及自杀的发生。(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4; 348:f767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