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当人处于黑暗环境中时,为了使眼睛接收到更多光线以获得更佳视野,瞳孔会放大。但当大脑自然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水平发生变化时,瞳孔的大小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在努力做决策期间,瞳孔会明显增大。然而,荷兰的Jan Willem de Gee等人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研究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决
策相关的瞳孔大小变化是由中枢神经调节系统(central neuromodulatory
systems,CNS)调节的,同时CNS也影响着负责制定决策的大脑区域内部状态。既往研究认为,瞳孔相关的神经调节系统会在决策进程终止时激活,而
这些神经系统还会影响决策后的大脑状态。但是,Jan Willem de
Gee等观察到的瞳孔反应结果却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不同,并提示可能存在重要的内部决策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29 名参与者坐在屏幕前,并被要求按下“是”或“不是”按钮——他
们需要回答是否在屏幕上观测到一个难以察觉的视觉线索。当观看嵌入在动态噪声中的可见的具有反差的信号,并形成存在或不存在(“是”与“否”)的长期决策
时,研究人员对瞳孔大小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当研究对象在思考如何回答问题时(即在他们决定按下按钮前的几秒钟),他们的瞳孔会变得越来越大。具体而言,
在决策形成期间,瞳孔扩大的整体程度在选择“是”之前要比选择“否”之前大,与目标信号的物理存在无关。其次,相比“不正确”的选择而言,在做“正确”的
选择时瞳孔扩大得更大。
总之,瞳孔扩大不仅反映了即将到来的内容的选择,同时也暗示着选择相关的决策者的偏见。因此,我们在谈判过程中想要判断对方是否下定了决心,不妨观察一下对方的瞳孔大小,这或许可以帮助您进行下一步的说服策略。(作者:倪金杰)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11:E61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