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9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急性肺损伤患者营养性喂养和全肠内喂养预后无显著差异

    美国NIH心、肺、血液研究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实验网于2008年1月2日~2011年4月12日开展了一个大型、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试验(EDEN 试验),为了解“与全量肠内饲喂相比,初期允许性摄入不足营养喂养(营养性喂养)是否能够使患者更快地脱离呼吸机的使用,以及能否降低死亡率”。试验共纳入44家医院的1000例48小时急性肺损伤成人患者。

    研究人员发现:与全量肠道饲喂相比,用营养性喂养方式护理急性肺损伤患者,并未使患者更早脱离呼吸机,也并未降低患者的60天死亡率。因营养干预的潜在长期效果,且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远期结局可能与短期结果不同,研究成果需进一步进行评估。

    为此,研究人员对EDEN 研究中急性肺损伤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效果进行前瞻性纵向评估。研究共纳入美国41家医院的525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入组,前6天分别接受营养性喂养组和全量肠内饲喂组,此后,所有的患者还接受机械通气接受全量肠内饲喂。治疗12个月后,研究人员在进行年龄和性别校正后,利用SF-36量表对身体机能进行盲评,并且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对患者的生存、生理、心理和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就业状况等次级治疗终点进行评估。

    研究发现,急性肺损伤后,患者生理、心理、认知功能出现较大程度的损害,生活质量降低,薪资受损。治疗12个月后,营养性喂养和全量肠内饲养的身体机能SF-36评估无显著差异[55 (SD 33) vs 55 (31)P=0.54]、生存率无显著差异(65% vs 63%,P=0.63),几乎所有的次级结果亦无显著差异。

    研究认为,急性肺损伤幸存者,经6个月和12个月初始营养性肠内喂养或全量肠内喂养护理后,两组身体机能、生存及几乎所有的次要重点无显著差异。 (作者:钱宇)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3;346:f1532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