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旧金山麻醉医学中心的Martin J. London博士及其同事开展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对于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降低30天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共纳入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美国104家医疗中心136745位接受血管、普外、神经、整形、胸部、泌尿或耳鼻喉手术的患者,并同时纳入对照组受试者37805人,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30天全因死亡率及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跳停止或Q波心肌梗死)。
共有55138位受试者(40.3%)在手术当天或次日服用了β受体阻滞剂,33.2%的患者在手术7天内服用门诊医生开出的β受体阻滞剂。接受血管手术的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高(66.7%),而接受非血管手术的患者低,仅为37.4%。
研究发现,与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相比,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30天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RR=0.73;95% CI:0.65~0.83,P<0.001),致命性Q波心肌梗死或心跳停止发生率降低(RR=0.67;95% CI:0.57~0.79,P<0.001)。
研究还根据修订心脏危险指数(Cardiac Risk Index,CRI)评分对受试者进行了分类。CRI包括6个变量:高危手术、心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研究发现,具备2项CRI危险因素的患者从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中获得显著收益,死亡风险降低37%(RR=0.63;95% CI:0.50~0.80;P<0.001),具备3个因子的受试者死亡风险降低46% (RR=0.54;95% CI:0.39~0.73;P<0.001),具备4个因子的受试者死亡风险降低60%(RR=0.40;95% CI:0.25~0.73;P<0.001)。这种关系仅限于非心脏手术患者。
研究人员表示,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由于精神紧张、术中血容量改变、麻醉剂及使用其他药物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血管系统负担、提高心率以及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水平,导致心脏事件发生风险增加,而应用β-受体阻滞剂则会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309:1704-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