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西根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完成的一项人体研究证实,一种可特异性与食管癌前病变及癌变组织结合的荧光标记合成肽,有望用于Barrett食管及早期食道癌的诊断。这种肽的优点之一是它具有显示扁平癌性病灶的能力。与大型肿瘤不同,扁平病灶没有任何显著的特征使其区别于正常组织。
在向患者食道内“喷洒”这种荧光标记肽后,借助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医务工作者可以通过分析食管内荧光的分布情况,确定患者食管局部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
研究人员在25名患者的食道组织中怀疑有病变的区域喷洒了这种荧光肽,之后通过内窥镜对这些区域进行成像。影像结果表明,合成肽可让恶变前组织及癌组织变亮,正常组织则不会显像。研究人员还能看到显得肿胀及不规则的食道腺。
研究人员对该荧光肽的临床应用充满信心,若能够在更大人群中得到进一步验证,新的检测手段将有助于食管癌的早期干预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这种荧光肽对人和动物均无毒性,可安全使用。新成果为无创活体组织检查食道癌铺平了道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进入临床应用。(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3;5:184ra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