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6月号
医学进展

硝苯地平维持安胎不能改善先兆早产患者围产期结局

   早产是新生儿疾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约75%的围产期死亡发生在孕37周前出生的婴儿。在孕34周前的先兆早产,使分娩延迟48小时就可以在产前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改善胎儿成熟度。对于起始安胎,硝苯地平与硫酸镁效果相当,且优于羟苄羟麻黄碱和阿托西班。由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与胎龄呈负相关,所以推迟分娩使其延迟时间超过48小时可能会改善围产期结局。然而,在48小时的起始安胎及皮质类固醇疗程后进行维持安胎对妊娠和围产期预后的作用尚未被证实。三项荟萃分析均未发现β模拟剂、催产素拮抗剂或硫酸镁对维持安胎有任何益处。而评估硝苯地平维持安胎的3项小型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一项研究显示,分娩时的胎龄显著增加;而另两项研究未得出此益处。这些研究均未评估硝苯地平对围产期结局的作用,只检测了其对延长妊娠期的作用。然而,维持安胎的主要目的应是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此,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的Carolien Roos等开展了一项名为APOSTEL-II (Assessment of Perinatal Outcome with Sustained Tocolysis in Early Labor)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探讨了用硝苯地平维持安胎是否会降低早产导致的围产期不良结局。

    该试验在荷兰11家围产中心开展。2008年6月~2010年2月,孕26周0天~32周2天的先兆早产、且在安胎及皮质类固醇治疗48小时后还未分娩的孕妇(n=406)入组。存活婴儿随访至出生后6个月。406例孕妇被随机分配,分别接受12天的口服硝苯地平(80mg/d;n=201)维持安胎或安慰剂(n=205)。

    结果显示,随机分组时两组的中位孕周均为29.2(SD 1.7)。围产期不良结局(围产期死亡、慢性肺病、新生儿败血症、脑室内出血>2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两组无显著差异:硝苯地平组11.9%(24/201;95% CI:7.5%~16.4%)vs 安慰剂组13.7%(28/205;95% CI:9.0%~18.4%),相对风险0.87(95% CI:0.53~1.45)。

   该研究表明,对于先兆早产患者,用硝苯地平维持安胎与安慰剂相比并不能使围产期不良结局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降低。尽管不良围产期结局发生率略低于安慰剂组提示不能完全排除硝苯地平的益处,但在APOSTEL-II这项研究里确实未显示出硝苯地平对维持安胎有益。

    硝苯地平维持安胎不能改善围产期结局似乎不能归咎于其作为一种子宫松弛药的无效性,其他常用的宫缩抑制剂,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催产素拮抗剂或硫酸镁用于维持安胎治疗时也同样不能推迟分娩或改善围产期结局。显然,用任何子宫松弛剂针对宫缩进行症状治疗作为安胎治疗都是无效的。先兆早产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亚临床宫内感染。因此,应确定早产的具体病因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作者:白蕊)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3;309:41-4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