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目前,HCV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HC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3%,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万~4万例。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随着对血制品检测的加强及检测技术的提高,HCV经输血传播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除了血液传播外,母婴传播(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也是HC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期,美国研究人员对MEDLINE(1947年到2012年)、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等中的18项HCV母婴传播观察性研究进行的系统回顾显示,没有干预措施被明确地证明可降低HCV的母婴传播风险,避免母乳喂养对减少母婴传播风险是没有必要的。
其中4项涉及2080人的研究显示,分娩方式(顺产和剖腹产)与母婴传播丙肝无显著相关性;11项涉及2308人(母亲在生产前工作或劳动)的研究显示,顺产和剖腹产与母婴传播丙肝无显著相关性;14项涉及2971人的研究显示,母乳喂养与母婴传播丙肝发生风险无显著相关性;2项涉及245人的观察性研究显示,破膜时间与母婴传播丙肝发生风险相关,与破膜时间≤6小时相比,破膜时间>6小时母婴传播丙肝发生风险高(OR=9.3,95% CI:1.5~180)。
HCV母婴传播发生率大约为10%左右,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阻断HCV的母婴传播,因此HCV的母婴传播可能成为未来HCV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3;158: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