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3年06月号
医学进展

揭示阻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性的新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后常能导致患者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它能引起多种疾病,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到攻击性疾病,如坏死性肺炎和败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分泌一些蛋白,从而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这些蛋白包括:超级抗原、抗体结合蛋白、溶细胞多肽和成孔毒素。

    很多细菌病原体都能够分泌成孔毒素。成孔毒素以水溶性的单体形式被分泌,随后识别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并发生寡聚化,将α螺旋或β折叠片插入脂质层中。小孔的形成能够破坏细胞的渗透平衡,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成孔毒素是许多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杀伤宿主细胞的关键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编码对中性粒细胞有毒性的成孔毒素,但也可以特异性靶向于其它免疫细胞。

    尽管从第一次描述葡萄球菌白细胞毒素的活性至今已有数十年,但白细胞毒素对不同免疫细胞具有选择性的原因尚不清楚。纽约大学医学院的Francis Alonzo III等人发现,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共受体CCR5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白细胞毒素ED(LukED)靶向髓细胞和T淋巴细胞所必需的细胞决定因子。进一步研究证实,白细胞毒素依赖的细胞杀伤作用能被CCR5受体拮抗剂所阻断,包括HIV药物马拉维若。尤为重要的是,CCR5缺陷小鼠对致命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耐受,这更突出了CCR5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中的重要性。该研究提示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免疫逃逸的新机制,而这可能成为治疗靶点。(作者:贺利军)

参考文献:《Nature》2013;493:51-55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