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疾病目前无法根治,病程较长,需要长期坚持治疗。患者除了疲劳、疼痛等躯体症状,往往伴有表现多样、复杂的心理障碍如强迫、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导致患者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不良从而影响工作和社会生活,还可诱发患者狼疮疾病活动或病情加重。既往研究显示,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J Zhang开展荟萃分析,6项研究心理干预对SLE患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中537名患者入组,入组研究符合以下条件:试验均为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入组患者为18岁以上确诊为狼疮的患者。对患者的心理干预以精神科治疗医生与患者之间一对一治疗为主,形式可以是当面言语交流、电子邮件或电话沟通等。所有研究结果都需要评估患者的精神、躯体健康和疾病活动度。
荟萃分析显示,心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狼疮患者的焦虑水平(标准化均数差SMD-0.95,95% CI:
-0.34〜-1.57,P=0.00)、抑郁水平(SMD-1.14, 95% CI:-1.84〜-0.44,P=0.00)、压力水平(SMD-0.63,95% CI:-1.02〜-0.23,p值0.00)和疾病活动度(SMD-0.34,95% CI:- 0.57〜-0.11,P=0.00)。尽管心理干预使狼疮患者的精神健康、疲劳和躯体功能的改善向预期方向发展,但缺乏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目前研究数据表明心理干预有望治疗狼疮患者,但该荟萃分析仅入组6项随机对照试验且试验入组样本数较少,建议开展进一步严格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以验证结果的有效性。(作者:张莉)
参考文献:《Lupus》2012;21:1077-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