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是一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非侵袭性超声检查标志物,临床医生常常认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与心血管危险有关,但目前为止鲜有这方面的报道。为了检测两者是否存在联系,德国Matthias W Lorenz博士通过荟萃分析研究了颈动脉内膜增厚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包括发生心肌梗死、中风、血管性死亡或两者以上并发)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员应用如下表达式:“血管内膜”和“心肌梗死” 或 ”中风” 或 ”死亡” 或 “死亡率”检索了PubMed数据库,共纳入16个有效研究的36984例患者,在平均随访的7年内,1519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1339例患者发生中风,2028例患者发生联合终止事件(合并发生心梗、中风及血管性死亡),前后两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超声随访检查相距2年〜7年,平均4年。经过年龄,性别以及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因素校正后,联合终止事件诱发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风险比(HR)为0.97(95% CI: 0.94〜1.00),加入心血管危险因素后,风险比为0.98(95% CI:0.95〜1.01)。尽管敏感性分析并未检测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有关的危险因素,但两次超声检查所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平均厚度与心血管风险有关(经过年龄、性别、平均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危险因素调整后,联合终止事件的HR为1.16,95% CI:1.10〜1.2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前后两次超声检查所示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有关。因此,还无法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作为替代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用于临床实验。(作者:胡俊)
参考文献:《Lancet》2012;379:2053-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