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化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对正常细胞造成“误伤”,就犹如一挺扫射的机关枪,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早在100年前,科学家们就提出针对病变细胞及组织的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相比,这种只识别肿瘤细胞的新型疗法就好比一把“狙击枪”,定位准确。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粒携带化疗药物的治疗策略也许将会成为新的抵御癌症的方法。当把这种含有癌症药物的纳米微粒注射入动物机体内时,抗癌药物并不能够识别出癌细胞,然而,纳米粒却可以起到识别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肿瘤细胞表面特殊的膜抗原来识别肿瘤细胞,从而释放抗癌药物,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由BIND生物医学公司的Jeffrey Hrkach及多家医疗机构领导的一个30人研究小组将携带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的靶向聚合纳米粒(targeted polymeric nanoparticle containing the chemotherapeutic docetaxel,DTXL-TNP)注入到长有肿瘤的小鼠、大鼠和猴子体内进行测试,结果在24小时内,与标准的多西他赛注射所能产生的效果相比,用纳米微粒传输多西他赛产生的血药浓度是前者的100倍。药代动力学显示该疗法能显著延长纳米粒的血液循环时间,并控制多西他赛的释放。
正在进行的Ⅰ期临床实验中,研究人员将DTXL-TNP注入患者的血液中。目的是监测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及DTXL-TNP最大耐受量,同时也为了获得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已有的结果发现,一例转移性胆管癌及一例扁桃腺癌的患者在分别给予15 mg/m2及30 mg/m2的DTXL-TNP,治疗两个疗程后,肿瘤明显缩小。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作者:胡俊)
参考文献:《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2;4(128):1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