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与同类的治疗高血压药物坎地沙坦(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相比,心力衰竭患者服用氯沙坦不会增加其死亡风险。
心力衰竭又称“心肌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氯沙坦是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临床上也常被用于心衰患者的治疗中。但有报道称,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氯沙坦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风险。
丹麦哥本哈根Staten Serum研究所的Henrik Svanstorm等开展了一项包括来自丹麦全国性登记档案数据的6479位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旨在评估氯沙坦与坎地沙坦是否增加心衰患者死亡风险。研究分为两组:坎地沙坦组(2082人)和氯沙坦组(4397人)。结果显示,随访期间整个研究群体中有2378人死亡,氯沙坦组4397位患者中有1212位死亡(95% CI:10.1〜11.3);坎地沙坦组2082位患者中有330人死亡(95% CI:0.96〜1.25)。研究者还发现,与坎地沙坦相比,服用氯沙坦不会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的风险,并且也与心血管性死亡风险的增加没有显著关联。
但同时作者指出,与高剂量的坎地沙坦(16mg〜32mg)相比,服用低剂量的氯沙坦(12.5mg)可能会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2倍以上;50 mg的氯沙坦(中间剂量)可能与较高的死亡风险有关。然而, 100 mg的高剂量氯沙坦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没有关系。(作者:徐纲)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2;307:1506-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