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的数周内发生自杀和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特别是被诊断为具有愈后不良癌症的患者。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同时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既往研究显示,癌症患者发生自杀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但多归因于癌症的进展所带来的结果,少有研究关注癌症确诊后时间段里患者的情况。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若琳斯卡流行病及生物研究中心的Fang Fang等对1991年〜2006年间的年龄≥30岁的6073240位瑞典人开展了癌症确诊后这一时间段的研究。整个研究中有534154位被首次确诊,其中前列腺癌95786例,乳腺癌74977例(女性),结直肠癌62719例,皮肤癌47169例,淋巴或造血系统癌36648例,肺癌34743例,中枢神经系统癌13447例,“高度致死性食管癌、肝癌和胰腺癌”26335例,其他癌症142330例。
结果显示,随访期间786位患者自杀死亡。确诊的第一周,癌症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为12.6(95% CI:8.6〜17.8);一周后,癌症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风险为5.6(95% CI:5.2〜5.9),并在第四周下降到3.3(95% CI:3.1〜3.4)。诊断后的12周内,患者自杀的风险为4.8(110位;发生率为0.95/1000人年),以高度致死性食管癌、肝癌和胰腺癌等风险最高。随后,风险逐步降低,一年时为3.1(95% CI:2.7〜3.5)。
此外,在心血管事件方面,共观察到48991位(发生率为23.1/1000人年)癌症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约为无癌症患者人群发生率的三倍。同时,癌症患者确诊后一周内,患者出现心血管死亡的风险最高(发生率为116.8/1000人年),以中枢神经系统癌症患者的发生风险最高。同样,几周后发生风险逐渐降低。(作者:徐纲)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2;366:131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