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诊断和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方法,穿刺途径包括经桡动脉或经股动脉。术后出血尤其是血管重建部位出血是该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约为5%,与心肌梗死复发率相当。关于两种手术路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已经有较多个案报道,均显示经桡动脉手术的死亡率的心梗风险低于经股动脉,但由于样本量、试验设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结果普遍缺乏说服力。
最近,《柳叶刀》杂志报道了一项关于不同动脉通路对冠脉手术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试验——RIVAL的结果。该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冠脉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经桡动脉通路的血管成形术成功率与经股动脉通路类似,但是前者可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研究囊括了全球32个国家的7021名ACS患者,于2006年6月~2010年11月期间进行。患者随机入组,分别有3507例患者选择桡动脉穿刺,3514例经股动脉穿刺。术后凡出现各种原因的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或术后30天内出现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non-CABG)相关出血为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包括术后30天内出现的non-CABG相关出血,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单个因素。
术后,桡动脉组有128例(3.7%)达到主要终点,股动脉组有139例(4.0%)达到主要终点,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HR=0.92,95%CI:0.72~1.17;P=0.50)。两组患者血运重建成功率也类似(经桡动脉95.4% vs 经股动脉95.2%)。桡动脉组术后30天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患者共112例(3.2%),与股动脉组114例(3.2%)相比无差异。经桡动脉组30天心肌梗死或卒中死亡率为112例(3.2%),经股动脉组为114例(3.2%)(HR=0.98,95%CI: 0.76~1.28;P=0.90)。另外,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内PCI成功率、输血次数、CABG和非CABG相关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股动脉组穿刺部位的局部出血以及局部血管并发症(血肿或假动脉瘤)的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桡动脉组(23 vs 7,HR=0.30,P=0.006)。
研究者由此指出,RIVAL 研究结果表明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或PCI术均安全有效,但通过桡动脉穿刺可减少穿刺部位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更具说服力。(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Lancet》2011;377:1409-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