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驱使某人协作的动机是什么?这是一个多年来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包括发展了“信封游戏”的哈佛大学研究员。他们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协作为什么会发展,以及人们为什么如此介意别人的动机。
近期,哈佛大学的Moshe Hoffman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这个“信封游戏”的模式。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问我们这些研究合作课题的人关于行为背后的动机,”研究者之一Martin A. Nowak说,“问题是当人们动机不同时,就无法形成博弈论。”解决方法是给研究员使用的传统“协作游戏”加个小关卡,让游戏者有机会考虑协作的代价。
“游戏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不是让你简单地决定协作或叛离,而是让你有一个是否开启信封的新选择,”Hoffman解释说,“信封里会告诉你协作的代价,代价有高有低。”
游戏是这样进行的:在决定是否合作之前,参与者可以选择打开信封,获知协作代价的高低。根据此信息,该参与者可以选择是否合作。而第二个参与者,在已知队友是否查看过信封的情况下,可以决定是用新的信封继续合作,或是终止合作。
“新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能够发现其他人是否在意你有没有操守。”Hoffman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愿意与那些不打开信封的人合作,因为他们不看成本就合作,是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这种模式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演员Sean Penn好心好意地前往新奥尔良营救卡特里娜飓风中的遇难者,却因携带宣传人员和私人摄影师等随从人员来“见证”其救援行为而被大家嘲笑。
“Sean Penn的行为实际上等同于看了信封里面的内容,”Hoffman说,“大家知道,当合作成本不高时,他就会合作;如果他真的经不住诱惑,可能就会叛变。因此,大家认为这样的人不是一个可靠的合作者。”
了解动机如何影响协作不只是单纯的学术研究,这个模式可以让我们洞察从政治到会议室等一系列现实社会的情况,甚至可以让我们弄清何时应该关注动机,以及决策者是否应该重视这些考量。(作者:马肃平)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112:1727-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