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5年07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医学里程碑

二甲双胍抗癌机制由免疫介导

作者:王敏骏

二甲双胍是一种临床 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口服降糖药物,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高血糖,对抗胰岛素抵抗。研究显示,早期应用二甲双胍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患者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风险。多项研究提示,基于胰岛素的降糖治疗可能会增加癌症发生风险。然而,近年的部分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同时,可能还具有一 定的抗癌效应,能降低某些特定肿瘤的发生风险。两项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独立荟萃分析均显示,与其他降糖治疗相比,二甲双胍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癌症发生风 险减少30%~40%。但是,有关二甲双胍抗癌的具体机制还不是非常清楚。

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免疫学系的Eikawa S等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实验研究,报道了二甲双胍抗癌的可能机制。Eikawa S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阻止了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凋亡和免疫耗竭,由此增加了CD8+TILs的数量,从而发挥出了抗癌效应。其特征是IL-2、TNFα和IFNγ的产生减少。

该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能保护正常小鼠免受实体瘤侵犯,而对T细胞缺陷小鼠则没有保护效应。此外,CD8+TILs的主要亚型是PD-1-Tim3+,一种负责排斥肿瘤的效应记忆细胞亚型,能合成多种细胞因子。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和抗癌疫苗能改善CD8+TILs的多效性。在低剂量10μM二甲双胍处理下,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能有效迁移至肿瘤,且保持其多效性,并对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剂复合物C敏感。

该研究认为,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对抗肿瘤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功能耗竭(包括:抑制凋亡和免疫耗竭),从而发挥抗癌效应的。(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112:1809-1814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