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雄激素受体
轴的异常会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虽然通过降低雄激素的治疗手段可使肿瘤出现短暂的消退,但随后的复发和转移仍给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雄激素抵抗
性前列腺癌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中雄激素受体仍然有其功能,因此目前治疗策略主要是针对受体进行治疗。这种基于雄激素受体的靶向治疗可适度改善病情,但是癌细胞
能控制雄激素受体表达上调并激活受体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从而导致癌症复发。另外,近期的研究发现,雄激素受体的配体结合域可发生突变,该突变可导致第二代
抗雄激素的拮抗作用转变为激动剂的效果,进而使得药物治疗失败。因此,亟待找到有效的雄激素受体拮抗剂,以克服发生在CRPC中的雄激素受体耐药问题。
美
国阿拉巴马大学的Joo Hyoung
Lee等研究发现,内皮他丁对前列腺癌癌细胞有较好的效果。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结构建模和突变研究等手段,该研究发现内皮他丁可直接同雄激素受体相互作
用,降低细胞核内雄激素受体水平并下调雄激素受体下游靶基因的转录。他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内皮他丁结构中有含丰富苯丙氨酸的α-螺旋结构,这同雄激素受体中核内受体box结构相似。内皮他丁的这种α-螺旋结构可通过结合激活雄激素受体功能区域从而拮抗雄激素转录活性。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内皮他丁是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可通过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受体功能。因此,内皮他丁(又称内皮抑素)的抗肿瘤效果不仅仅是因为抑制血管生成,还可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进而对CRPC有治疗效果。(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5;372:72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