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
年,美国公共卫生局发布了第一份吸烟对健康的影响的报告,迄今为止已经50年了。该报告引起了对香烟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如烟草使用的后果、如何减少烟草流
行以及如何减少烟草消费等。政府执行了广泛而有效的控制香烟的措施,包括提高烟草价格、禁止香烟广告和促销、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以及禁止公共场所吸
烟。尽管多年来人们不断努力,政府对烟草的控制力度不断增加,但烟草仍继续对全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010年吸烟导致死亡570万例,寿命损失年为6.9%,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为5.5%。鉴于烟草是危害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监控烟草的分布规律和使用强度是辨认优先采取控制行动领域及评价控制进展情况非常重要的手段。
早期对吸烟流行情况的评估是基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有限的数据进行的,研究人员随后在多个国家开展调查项目,可用于监测评估的数据随之增加。最近一次吸烟流行情况的横断面评估为2011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人员很少能够系统地跟踪香烟的人均消费量,不同来源的数据结果差别也很大。
尽管数据的可用性有所增加,但烟草流行趋势的相关信息尚未以系统和一致的方式公布过。来自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和墨尔本大学人口与全球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了1980年~2012年共187个国家的烟草数据进行鉴定。
这些数据覆盖了从主要的多个国家调查方案中所获得的患病率数据,包括人口与健康调查、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监控程序、欧洲晴雨表调查、生活水平衡量研究、多指标类集调查、世界健康调查和生殖健康调查;这些数据还包括各个国家的多年调查方案,如全国健康调查、全国烟瘾调查、国家风险因素调查等;研究人员同时搜索了世卫组织全球信息库、国际禁烟统计和全球卫生交换数据3个大数据库,来确定额外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方案。这些数据有4个来源,在生产和非生产的烟草中均被报道并且应用于评估香烟的消费情况,包括:联合国的粮食和农业组织生产的香烟作为
国内供应的初级商品自1961年至2009年间提供给168个国家(单位以吨计,其中1吨约等于100万支香烟);美国农业部门的烟草年鉴报告了自
1960至2005年间165个国家生产的棒状香烟的国内消费情况;欧睿国际的数据报道了自1998年至2012年间共72个国家棒状香烟零售和非法贸易
的情况;以及自1997年至2012年间共18个国家工厂生产的棒状卷烟的销售数据。
为了使用其他定义报道每日吸烟者所吸食烟草产品的相关定义,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回归模型和高斯过程回归对算法进行了改进,用以调整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年龄标准计算15岁或15岁以上年龄标化的流行率人口数,并将吸烟者定义为每天至少抽一次任意类型烟草的人。
根据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从年龄、性别和消费等方面对烟草的流行程度和趋势进行评估。
全球烟民总数持续增加
1980
年~2012年间,日吸烟男性的年龄标化后的流行率由41.2%下降至31.1%,平均每年下降0.9%,女性由10.6%下降至6.2%,平均每年下降
1.7%。该下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980年~1996年,略有进展阶段,平均每年下降率为0.6%;1996年~2006年,快速下降阶段,平均每
年下降率为1.7%;2006年~2012年,缓慢下降阶段,平均每年下降率为0.9%。虽然年龄标化后的流行率下降了,但15岁以上的烟民增加了,这导致每日吸烟的男性和女性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从1980年的7.21亿增加至2012年的9.67亿。在1980年~2012年间,世界香烟消耗量从每年4.96万亿支增加至每年6.25万亿支。每个吸烟者的香烟日均消耗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维持在18支左右。
国家间烟草流行率的差异显著
研究人员调查了187个国家15岁以上人群的日吸烟者的流行率的差异。结果发现,美国、印度尼西亚、基里巴斯、老挝、新几内亚巴布亚岛、俄罗斯和东帝汶的日吸烟男性流行率高于50%;而安提瓜岛和巴布达岛、多米尼加岛、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尔、尼日利亚、圣多美与普林希比共和国、苏丹和苏里南的男性的日吸烟流行率低于10%。吸烟率的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例如,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流行率较低,而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的流行率则非常高。
对
于女性而言,2012年希腊、保加利亚和基里巴斯的日吸烟流行率超过30%;安道尔、奥地利、比利时、智利、法国、匈牙利和马其顿的流行率超过25%;而
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厄立特里亚国、埃塞俄比亚、冈比亚、莱索托、利比亚、摩洛哥、阿曼、斯里兰卡以及苏丹的女性的日吸烟流行率仅为1%或更
低。地区间流行率的差异也很大:智利和乌拉圭的流行率比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高很多;阿尔巴利亚、白俄罗斯、芬兰、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亚、瑞典和乌克兰的流行率比欧洲其他地方低很多。在亚洲,尼泊尔的吸烟女性达16.9%。在大洋洲,基里巴斯、新几内亚巴布亚岛和汤加的女性的日吸烟流行率比该地区的其他国家要高。
部分国家吸烟率下降显著
研究人员以1980年的流行
率为基线,分别比较了15岁以上男性和女性日吸烟者年龄标化后的流行率的年变化情况。对于男性而言,有17个国家的年化流行率下降了2%或以上,其中,加
拿大、冰岛、墨西哥、挪威和瑞典下降的最多;而科特迪瓦、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毛里塔尼亚、沙特阿拉伯和塞尔维亚等6个国家的流行率却有显著上升。对于
女性而言,有22个国家的年化流行率下降了2%或以上,同时有12个国家的流行率与1980年相比显著上升。
同样是在1980年流行率高于20%的国家,玻利维亚、加拿大、丹麦、冰岛、以色列、挪威、瑞典和美国的年化流行率下降了2%以上,而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希腊的流行率却仍然在上升。
流行率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80年~1995年、1996年~2005年、2006年~2012年。在这三个阶段中,男性的日吸烟流行率的年度变化率分别为–0.4%、–1.7%和–0.8%;女性则分别为–1.6%、–1.9%和–1.6%。
2006年后烟草流行率变化缓慢
2012年,有34个国家的
日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少于10支,78个国家的日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0~20支,75个国家的日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20支以上。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既与
吸烟者的比例有关,又与每人每天的吸烟数量有关。流行度和香烟消费量都很高的国家健康风险最大,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日本、科威特、
韩国、菲律宾、乌拉圭、瑞士,以及一些东欧国家,如俄罗斯等。另一些国家,如孟加拉国、玻利维亚、智利、尼泊尔、所罗门群岛和东帝汶,吸烟的流行程度虽然
很高,但每人每天的吸烟数量比较低。吸烟的流行程度与每人每天吸烟数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监测烟草对人群的影响时,必须将这两个因素都考虑进去。
从1980年~2012年,
全球每日吸烟者的年龄标化流行率,男性下降了25%,女性下降了42%。在此期间,大量增长的人口为男性每日吸烟者数量的增长贡献了41%,为女性吸烟者
贡献了7%。世界范围的香烟消费量同期增加了26%,全球烟草市场持续扩张。在过去的30年中,1996年~2006年吸烟流行率的下降速度最快,但之后
下降速度又有所放缓。
趋势分析表明,在很多国家,男性的吸烟流行率有了很大下降,然而吸烟者每天的吸烟数量有所增加。不同国家女性每日吸烟的流行率差异很大。男女性吸烟流行率呈弱相关。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提出了自愿目标,希望年化的吸烟流行率每年能降低3%。从1980年~2012年,只有一些女性吸烟流行率低的国家达到过这一目标,男性则从来没达到过这一目标。该研究结果表明,实现这一目标是可能的,但需要立即行动起来,并坚持下去。2003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烟草控制公约》,至今已有177个国家签署了该公约。为了实现公约,很多国家采取了多项政策。最初这些政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然而,2006年以后,流行率的降低速度放缓,导致多国出台了更加系统、及时的监控政策。在对烟草的监控中,研究者发现了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南亚和东南亚的吸烟流行率很高,但吸烟者每人每天的吸烟数量较低。虽然与高密度吸烟相比,低密度吸烟带来的伤害相对较少,但仍然是巨大的伤害,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来确保这些地区一直处于低密度吸烟状态。
尽管自1980年以来,全球
在降低每日吸烟者的流行率方面取得了进步,吸烟者的绝对数量却在持续增加,烟草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虽然很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控烟措施,但还
需要进一步努力。加拿大、冰岛、墨西哥、挪威成功地将日吸烟者的流行率降低了50%以上,这些国家的政策、方针值得其他国家参考。
(作者:赵永刚、高石)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311: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