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毛细支气管
炎是婴幼儿住院治疗的首要原因,其产生的住院费用超过十亿美元。1980年至2000年间,支气管炎住院率从12.9人每千人上升至32.1人每千人,增
长幅度超过100%。由于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尚未被证明有效,因此管理指南和一些学者建议使用支持性措施,不建议在急诊中常规使用药物治疗。
脉搏血氧饱和
度的测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测量方法。已经作为支气管炎疾病管理的常规使用,可能正是因为对血氧饱和度的依赖导致了住院标准的改变。在许多医院的急诊科,
氧饱和度读数已成为患儿初始生命体征检测的一部分,并被临床医生用作病情评估、治疗方法选择、以及决定患儿能否从急诊科或住院部安全出院的重要指标。
为了验证血氧饱和度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Schuh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该试验入组了 213 名其他方面健康、且真实血氧值均在 88% 以上的轻到中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研究者将这些
受试者随机分为 2 组,分别将脉氧监测仪显示为真实数值组(真实脉氧组)和人为调高了 3% 的数值组(调高脉氧组)。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患儿 72
小时内的住院率。结果发现,真实脉氧组和人为调高脉氧组患儿,在 72 小时内的住院率分别为 41%(44/108例)和
25%(26/105例)。次要结果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真实脉氧组21.3%(23/108例)的儿童后续因毛细支气管炎来到医院就诊(并非事先安排好
的),而调高脉氧组的相应比例为14.3%(15/105例)。
毛细支气管炎治疗和预后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该研究结果证实了血氧饱和度读数可以影响许多临床医生的治疗决策,而这种影响可能与这些医生过度依赖来自医疗设备的生理数据相关。因此将血氧饱和度数值作为决定患儿是否需要住院治疗的唯一因素并不可靠,也就是说,血氧饱和度的应用价值或应重新评估。(作者:卢振东)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4;312: 71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