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正确预测股市是
无数人的梦想,如今网络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那就是通过分析人们在网上搜索和浏览时的行为特征,来判断随后一段时间里股市的涨跌。
英国沃里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网民使用谷歌搜索时输入关键词的变化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波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美国
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基
于“谷歌趋势”(Google
Trends)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当与商业和政治相关的搜索增多时,市场就有暴跌的倾向。搜索查询“选举”、“参议员”和“首席执行官”这类词汇时,
就会预示着市场会有下跌的趋势,而“教堂”、“地震”和“几何学”等则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研究人员认为,当投资者和大众担忧经济状况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搜索关于商业和政府的相关信息。换言之,人们如果同时搜索政治类和商业类关键词,可能说明经济状况令人担忧,这会导致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下降,最后反映为真实股价的下跌。
有
意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搜索关键词的变化与股市变动情况之间的相关性在近几年里呈现下降趋势。对于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解释称,这可能是因为有越来越多
的公司在使用互联网数据制定交易策略。一般来讲,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有这种可能性(机会),那么它所产生的这种效果就会减弱。
“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几乎记录了我们搜索的所有事情”,研究人员称,“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我们能够了解人们是如何在网上搜集信息并随后在真实世界中采取
行动的。所以,就有可能使用这些搜索数据来预测人们会做什么。”(作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111:1160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