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杂志
发表了麻省总医院Safren
SA等开展的一项病人教育研究结果,提示认知-行为治疗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良效,而美中不足的是研究只坚持了4个月,就因为退组率太高而
无法继续。《内科学年鉴》对此研究做出评论,认为网络医疗模式或许是解决之道。
难治性糖尿病的定义是,尽管经过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两个月以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仍高于7%。
87位18岁~70
岁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平均年龄57岁。其中42人进入常规治疗组,45人进入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干
预的方式为面对面的访谈和授课,由护士进行,共8节~11节课程,包括动机的行为改变、情绪和思维监控、增加愉悦的活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和放松训练。
研究进行到4
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血糖水平都出现显著差异,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HbA1c控制得更好(7.9% vs
8.6%);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得分更低(14.2 vs 20.7);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得分更优(2.4 vs
3.2),全面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和预后。
遗憾的是,由
于退组率过高,4个月以后,研究不得不终止。但即便如此,David L.
Bronson博士等在《内科学年鉴》上撰写评论指出,该研究仍具有参考价值,提示对于那些血糖控制不佳且合并抑郁的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流
程的基础上,增加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David L. Bronson等认为,4个月内多次往返诊所接受干预治疗,可能是导致这一研究退组率高的原因。建议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干预模式,将面对面的课程改成在线教育或者二者结合,或许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实现疗效和改善预后。(作者:贾玉华)
参考文献:Diabetes Care 2014;37:62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