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体的衰老,血液系统的“后勤保障部”——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也在不断退化。最新研究发现,这很有可能是由于干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断承受的应激所引起的。
组织更新是机体一个基本的生
理过程。这一过程有赖于长期存在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但是,在机体衰老过程中,干细胞的功能也会随之退化。造血干细胞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可以维持全部血细胞系,它与其它长期存在的干细胞一样,在衰老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累积DNA损伤。就HSC而言,这些损伤会降低其再生血
细胞的能力,并增加患白血病等疾病的风险。然而,我们仍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损伤,这些损伤又是如何引起了HSC的功能退化。近期,Flach
等的研究结果发现,损伤主要是由于细胞应激所引起的,而细胞应激又是因为低效的DNA复制所致。同时,研究人员还指出了其背后可能的分子缺陷。
在
细胞增殖的过程中,DNA需要进行复制。这个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如果细胞无法修复这些遗传错误,那么就会出现DNA损伤。“DNA损伤是干细胞(特别
是HSC)功能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一事实在小鼠和人身上都得到了证实:相比于正常个体,DNA修复能力有缺陷的个体衰老得更快。但是,科学家们对于
HSC中DNA损伤发生的原因一直以来都存在激烈的争论。因为有多种因素都可能与之相关:第一,内在因素,例如细胞本身出现的问题,如失去细胞极性;第
二,外在因素,例如蛋白质分泌,或者HSC周围细胞类型的改变,都会影响衰老HSC所处的环境。
Flach等人为了研究衰老HSC中DNA损伤的原因和影响,将分离自年轻和年老小鼠骨髓的HSC进行了比对。研究者通过对γH2AX蛋白进行检测发现,与年轻细胞相比,衰老的HSC表现出功能上的退化以及指示DNA损伤的信号。使用γH2AX蛋白的原因在于,DNA复制发生缺陷(被称作DNA复制应激)时,有一系列相关蛋白会增加,而γH2AX蛋白也会伴随上升。这些蛋白质通过ATR酶促进信号产生,从而对很多细胞功能进行修饰。
研
究者进一步对这一意外的结果进行研究,他们发现ATR信号在衰老HSC中会被活化,再次证明它们会在DNA复制应激状况下出现。此外,细胞还会延迟进入S
期,并且整个S期都会延长(S期是细胞周期过程中遗传物质复制的阶段)。在衰老HSC中,DNA复制经常出现停滞,53BP1结构数目提高,该结构是细胞
核内染色体断裂的标记。
为了探究哪些分子缺陷会导致衰老的HSC中出现复制应激增强的现象,Flach等人对年轻和衰老HSC中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比对。编码MCM4和MCM6(MCM蛋白复合体的两个组成部分,该复合体对DNA正确复制非常重要)的基因在衰老HSC中的表达比在年轻细胞中低。
研究者发现,通过实验敲除年
轻HSC中的MCM4和MCM6编码基因会损伤细胞功能。与衰老HSC一样,这样构建的缺陷细胞在被移植到小鼠中后,再生造血系统的能力很差,提示
MCM4和MCM6与复制应激相关。因此,在缺失这两个基因时,可引起细胞功能退化。与此相一致的是,年轻HSC在受到化学物质损伤并出现复制应激后,也
会引起功能退化。
Flach等的研究还试图解释为何γH2AX
会在已经停止增殖、从而不能经历复制应激的HSC中出现。他们在核糖体DNA(ribosomal
DNA,rDNA)基因中发现了长期存在的损伤信号,而rDNA基因包括很多编码参与组装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负责根据信使RNA合成蛋白质功能的细胞
器)的组件的基因。这一点也很容易说得通,因为rDNA复制很困难,因此容易出现复制应激。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存在的细胞损伤与rDNA基因的低表达相
关。由此,细胞生成的核糖体不足,从而无法产生足够量的蛋白质来维持细胞功能——这一状态被称作核糖体源性应激(ribosomal biogenesis stress)。
综上所述,Flach等人的
研究表明,衰老HSC会经历复制应激以及核糖体源性应激。前者可能会诱发后者。而且很明确的是,复制应激至少是部分地导致了衰老HSC再生造血系统功能的
衰退。这一结果对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疑问。例如,复制应激是否会导致其它组织内衰老干细胞的功能退化呢?这一研究中的机制是否同
样适用于人类HSC呢?
由
于复制应激是许多肿瘤的发病原因,我们有理由推测HSC中的应激会导致基因突变的逐步累积,而这将导致血液系统与年龄相关的癌症。接下来,该团队会对核糖
体源性应激如何致使HSC发生功能退化进行研究。此外,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对p53肿瘤抑制蛋白(该蛋白是复制机核糖体应激的感应器)是否也参与其中,也
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最
后,如果能够恢复MCM4和MCM6的正常水平,是否就可以避免衰老HSC中出现的复制应激甚至功能衰退?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阐明MCM基因为何会
随着年龄的增加被抑制表达,应该是下一步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推迟、预防甚至逆转由衰老所引起的血液系统再生功能的方法。
(作者:卢振东、费正弦)
参考文献:Nature 2014;512:198-202
Nature 2014;5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