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MrOS)研究显示,经WHO定义的骨质疏松标准诊断出的男性患者在未来10年内发生骨折的风险最高,他们最有可能从预防性治疗中获益。而扩大治疗指征所纳入的超出上述群体的部分,由于他们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并不高,治疗益处并不明确,所以只会导致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骨折大多发生于骨密度低的部位,50岁以上者骨折风险增加,这被认为与骨质疏松有关。然而,对男性而言,如何确定哪些人需要用药物预防骨折发生尚不明确,因为相比于女性,诊断男性骨质疏松的骨密度临界值定义并不清楚。
WHO认可的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与女性的相同,都是基于股骨颈的骨密度得出。目前,还有另一种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NOF)认可的诊断标准,得到了美国数个专业社团的推荐,这一标准不只限于股骨颈的骨密度,还把全髋关节及腰椎骨密度的降低都纳入了其中。使用NOF的这一诊断标准将使男性骨质疏松的诊断率增加。
FRAX
是一种计算工具,用来评估患者10年内发生髋关节骨折和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椎、前臂、髋或肱骨骨折)的可能性,由几个组织提出,并得到了药企的资助,
后被推广到临床用于确定哪些患者需要药物治疗来预防骨折。2010年,NOF基于成本-效益分析,推荐了FRAX干预阈值——50岁以上者髋关节骨折风险在3%、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在20%则可开始药物治疗。
MrOS是一
项前瞻性队列研究,5880名65岁以上的未经治男性分为4个不同的组:WHO标准诊断的骨质疏松患者、NOF标准诊断的骨质疏松患者、没有骨质疏松但处
于骨折高风险(达到或高于NOF-FRAX干预阈值)、没有骨质疏松且骨折风险也低(低于NOF-FRAX干预阈值)。
结果显
示,130名男性(2.2%)被WHO定义诊断为骨质疏松,而应用NOF定义后又有422人被诊断为骨质疏松,NOF定义下的总体患病率为9.4%。在应
用NOF-FRAX干预阈值后,936名(15.9%)没有骨质疏松的人被额外冠以“骨折高风险人群”,使适合药物治疗者的总体比例增加到了25.3%。
实际观察到的
10年髋关节骨折率,在WHO诊断标准下查出的骨质疏松男性患者中为20.6%、NOF额外诊出的患者中为6.8%、无骨质疏松但被NOF-FRAX干预
阈值定义为骨折高风险的人群中为6.4%、无骨质疏松且骨折风险也低的人群中为1.5%。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实际发生率也相似。在用WHO标准诊断为骨
质疏松的男性中,骨折的实际发生率高于FRAX预测的可能性(髋关节骨折:20.6% vs 9.5%;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30.0% vs
17.4%)。
研究表明,在WHO定义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外扩大药物治疗指征,会导致需要药物治疗来预防骨折的男性人数猛增,而事实上额外增加的需治男性10年内发生骨折的可能性并不高。研究提示,只有符合WHO骨质疏松标准的男性(即股骨颈骨密度≤0.558 g/cm2)和已存在脊椎骨折的男性以及近期有髋关节骨折史的男性应被给予治疗。在这一群体外扩大治疗指征带来的可能是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作者:白蕊)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4;349:g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