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肾脏病临床研究中心的Y. Joseph Hwang等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所以老年人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谨慎,如必须使用,则应监测肾功能。
全世界每年都有高达数百万的老人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常被超适应症使用,例如用来治疗痴呆,从而带来安全隐患。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喹硫平、利培酮、奥氮平)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急性尿潴留、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以及横纹肌溶解症,并进一步导致AKI。然而,没有临床或流行病学研究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AKI的风险进行量化。
基于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在2003年~2012年对加拿大安大略省进行了基于人口的队列研究,观察用或不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AKI及其他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研究招募了约10万名65岁以上、服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1:1的比例,将未服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90天后AKI的情况。
结果显示,服药90天内,实验组的老人因AKI入院的风险高于对照组(RR=1.73);此外,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个体发生低血压、急性尿潴留,甚至全因死亡的风险也会更高(RR分别为1.91、1.98、2.39)。
所以,老年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需谨慎,只有在其他药物效果欠佳的情况下,才建议使用这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并且,在使用时,医生必须把这些药物潜在的副作用告知患者和家属。同时,医务人员应对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积极开展临床肾功能监测工作,以免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作者:高石)
参考文献: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14;161: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