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学科
2013年04月号
医学进展

王吉耀与复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的十年

王吉耀简介

    1944年出生,浙江鄞县人。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 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81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内科消化病专业硕士学位,1986 年获加拿大McMaster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兼消化科主任,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学培训中心/循证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会前任主委、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常务理事、中国临床流行病学网主席、亚太循证医学联盟理事;美国肝病学会、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会员、美国消化病学会资深会员。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 收录40余篇。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获得发明专利三项(第一完成人)。主编《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临床经济学》和《现代肝病治疗——理论与进展》等著作;主编七年制规划教材《内科学》(2005 年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七/八年制《内科学》(第一和第二版)。主持多项教改项目,负责的内科学被评为全国精品课程。2006年获上海市高校名师称号。先后培养了25名硕士生和21名博士生,曾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

    自2002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成立以来,王吉耀教授一直担任主任之职,至今已有十年。她是怎样掌舵这所老牌名校内科学系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p#副标题#e#

王吉耀与上医的渊源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称上医)是两所老牌名校——复旦大学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是培养医学精英的摇篮。作为临床医学四大科之一的内科学系,其现在的领航人便是消化肝病及循证医学专家王吉耀教授。

    王吉耀是“土生土长”的上医人。1961年,她考入当时的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1978年,在四川省天全县人民医院工作十年后,命运之手又将她带回了母校,攻读硕士。毕业后,她进入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1年更名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并担任上医教学任务,从1983年至今已有三十年。可以说,王吉耀17岁以后开始的医学道路上的每一步都与上医息息相关,这儿是她的母校、她的“娘家”。

殚精竭虑为教育

    2002年,复旦与老上医合并后成立了新的内科学系,王吉耀任主任。对于培养青年一代,王吉耀有着极大的热情,她把这当作自己的使命,她说:“我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诊治一个病人是为一个家庭服务,而培养一群合格的医学人才则是为社会、为更广大人群服务。我一个人再努力,最多在我国多了一名医学专家,而医学教育,尤其像在我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医学精英教育可以造就一批医学专家。因此,我以全心全意培养高级医学人才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培养和鼓励学生成材作为自己的使命。”

    然而就在王吉耀踌躇满志准备在教学领域大施拳脚时,她的身体却给她敲响了警钟——在被任命为内科学系主任的同年,她被诊断为卵巢癌。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医学事业的热爱,使她没有就此被病魔击垮。术前她依旧与研究生讨论课题,直到深夜她仍在布置工作。熬过手术的病痛,在病榻上她还在给学生修改论文。化疗严重的副反应刚过,她又在思考教学改革。当完成化疗,身体稍有恢复时,她就上班并出现在本科生的课堂上。只有细心的学生发现在台上讲课的她脸色很差,额角有汗。在教学回馈表上,有学生这样写到,“请您保重身体”。王吉耀说:“生病不能中止我对事业的追求,我反而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更要只争朝夕、抓紧时间,把尚未完成的事业付诸于行动。”此后,她在教学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不仅对内科学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还笔耕不辍完成了多本著作。

转变思路促改革

    为了培养出有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的优秀医学生,王吉耀探索出了一套与以往教学理念不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和从“理论学习为主”向“教育实践同步”的转变。

    这种理念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床旁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这是在病床旁边给学生进行教学。与照本宣科式的上大课不同,这种教学方式是由一个高年资医师带教7~9名医学生,从体格检查、病史分析到病例讨论,将临床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鲜活的病例、真实的临床氛围极易唤起医学生成为合格医者的自觉性,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高涨,再结合随后的理论课,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巩固知识,实现了“教育实践同步”。但这样一项好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在一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广受好评。同学们一开始觉得还没上过课就去看病人不可思议,而一个学期过后,同学们从“不敢”、“不好意思”接触病人到抢着问病史和体检,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迅速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临床老师的身教中学习到如何关怀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另一项改革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这种教学法起源于国外,王吉耀将其引入了上医的内科学教学。让学生们先讨论病例,发现并提出问题,再自己查阅文献,尝试解决问题。全程教师不传授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自学者,进一步建立起临床思维。这一改革得到了同学们的大力支持:“PBL教育的兴起是我校广大教师智慧的结晶,我们这一代医学生真是幸运。”

    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使内科学系的教学充满活力,2005年,上海医学院内科学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和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医学教育界赢得极好声誉。

#p#副标题#e#

循证医学进课堂

    王吉耀是最早将“evidence-based medicine”翻译为“循证医学”引入中国的人,她本身就是一名循证医学专家。早在1985年,她就师从循证医学创始人、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Sackett教授,虽然当时还没有提出“evidence-based medicine”一词,但其查房、工作的过程就是循证医学的过程:“每天早上,在医生办公区,Sackett教授听取大家汇报病人的情况,并提出具体的诊疗问题,让大家自己去翻阅资料找解决的办法。从图书馆找到资料后第二天再一起讨论、评判论文,再用到病人身上。”王吉耀说:“循证医学探讨的是怎么把医学证据用到病人身上去,医生应该考虑的是怎么把循证证据结合临床经验用到病人身上,使病人得到最好、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出于这种朴实的为病人着想的医者之心,她不遗余力地积极推广循证医学的理念,希望学生们也能掌握这一科学方法。她不仅将循证医学理念写进内科学教材,还将循证医学理论应用在每一个临床病例、每一次床旁教学中。专门的循证医学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实习中始终贯穿的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和遵循证据进行临床决策的能力,为未来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出现提供了沃土。

名师上课从本科开始

    为培养出真正的医学精英,王吉耀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相当严格的。首当其冲的是教师队伍建设,毕竟有了“严师”才可以奢望出“高徒”。

    以往的教学,名师很少讲课,给本科生上课则更少。在王吉耀的倡导和带领下,上医内科学系从本科开始就聘请名师授课,一大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葛均波院士、邹和建教授、白春学教授、高鑫教授、丁小强教授、顾勇教授、施海明教授、瞿介明教授以及王吉耀自己都各带一门内科学专科课程,他们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临床实践经验和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台下的医学幼苗,在同学们心里树立起了学习的榜样。在名师的“传帮带”下,新一批上医人正在茁壮成长,力争给上医带来新的高度。

#p#副标题#e#

    除了“名师上名课”,王吉耀还将青年教师的培养摆在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推出了“上课前试讲、授课中督导、以评促教”等措施。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医学院和医院支持下,选派人员赴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参加临床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学学习、赴加拿大接受PBL教学培训、到香港中文大学参观交流教学经验。2005年双语和全英语教学方式启动后,在她的主持下,邀请了香港大学王振宇教授做英语授课示范,提高了内科学系教师专业英语和查房水平。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转播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大查房,一起主编英文教材,连续二年邀请香港中文大学以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为首的内科讲课团周末到上医用英语为研究生讲临床科研和学术进展。她本人也应邀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内科荣誉客座教授。

    这些举措使上医内科学系教师队伍呈现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态势。同行们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复旦大学内科学系的教学工作有着深厚的功底,师资力量雄厚,在几十年的教学中形成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教学作风严谨,态度认真,继承和发扬了老上医的优良传统。”

言传身教带学生

    王吉耀对学生素以严格著称。学生上交的综述,不仅要注名引文出处,还要把所引用的文献全文一并附上。有时他们没有做详细的体格检查、遗漏了重要的体征,她会不留情面地批评他们,同时又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一次王吉耀做教学查房时,一名八年制的学生汇报完病史后,没有汇报病人的腹水检查结果。王吉耀严厉地指出:“我对你汇报的这个病史很不满意,病人做的每一项检查,床位医生应该第一时间知道检查结果,如果你不去关心这个检查结果,那么就不要给病人做这个检查。床位医生要经常去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症状体征的变化。”字字句句流露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者应具备的品质。她说:“我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借由床旁教学和教学查房的机会,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是一个好医生的必备素质。”她以自己的行动为大家做出榜样,也以此作为准则严格要求学生及年轻医生。

    治学严谨、教风端正、为人师表都是学生们由衷钦佩、敬重她的理由。历届七年制中优秀的学生们争相选她作为导师,他们说:“王教授是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千方百计地帮助、培养我们成材。”

#p#副标题#e#

无中生有的教材编纂

    好的教材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的载体,王吉耀显然深谙此理。从2002年到2010年,她以平均每年一本的速度主编了9本教材,其中有全国内科学统编教材,也有英文或双语内科学教材,大多由专业医学出版机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且多数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及其配套教材。

    由其主编的七年制《内科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市教育成果二等奖,是我国首次专为七年制医学生编写的内科学教材。此书在编写过程中没有任何范例可借鉴,她创新性地以循证医学作为编写教材的思路,团结组织全国各内科专科的专家一起努力,完成了这本七年制规划教材。该书体现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要求,出版后好评如潮: “在内容上体现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教师们认为,本教材介绍和贯彻了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如现代医学观点的医学模式和相应诊治方法、循证医学的思维方式等,有利于七年制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学生们反映,该书内容新、概念清楚,能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确定双语和全英语教学方式后,王吉耀又组织人员从无到有创造性地编写英语系列教材。《Essential Internal Medicine》、《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Textbook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临床病例分析——双语学习》等英语及双语教材的出版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同时,提高了英语阅读和会话能力。这些教材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医学教育在英语版教材方面的状况,填补了我国临床医学特别是内科学英语、双语教材的空白,为培养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精编、翻译整理到自主编写,本本教材都凝聚着王吉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付出总有回报,这些内科学教材及配套教材,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认可,在全国同领域内有较大影响,起到了示范作用。湘雅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18所高校都纷纷将它们定为学生教材,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销售总量超过10万册。

结语

    对王吉耀而言,无论改革教学、编纂教材,还是亲自带教,都直指一个目的——培养医学精英,这是她工作的动力,正如她所说:“医学教育是我的终身事业,我愿为祖国培养更多高层次的医学人才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作者:白蕊)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