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6年09月号
医学进展
医生日记

中国科学家发现15.6亿年前的分米级真核生物化石

作者:曹喜华

肉眼可见的真核生物的化石在埃迪卡拉沉积岩石中广泛分布,最近,这个记录一直向下延伸到成冰系坪南沱组冰川页岩中。因此,晚新元古代通常被视为一个从早期的微生物圈过渡到我们今天所知的肉眼可见生物的世界的时期。从统计学数据来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老的肉眼可见化石的报告已经出版多年,包括中元古代蜗牛壳状的卷曲藻化石、被称为Horodyskia的串珠化石和分散的不规则或不定形的碳质按压化石。这些化石的细胞结构和在系统发生学中的定位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地球上肉眼可见的真核生物的化石几乎没有比埃迪卡拉纪还早的”这一说法,一直存在争议。

最近,中国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的朱士兴等人的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他们发现的化石证明,地球上的大型多细胞生命形式可能出现在15.6亿年前,比之前认为的肉眼可见的真核生物化石普遍出现在6亿年前,早了十亿年。

朱士兴等人在中国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地层中发现了肉眼可见的真核生物化石。这些化石距今约15.6亿年,以富含碳的压型化石保存下来,具有较大的尺寸和规则的形态,长度可以达到30厘米,宽度约为8厘米。这表明高于庄化石记录了空前大尺寸的底栖多细胞真核生物。同生的片段显示,10μm左右的细胞排列成厚板,进一步证实这是多细胞生真核物。与当今的叶状生物相比的结果表明,虽然这些真核生物在植物种类史上的位置仍不清楚,但是这些生物均可进行光合作用,与现代藻类相似。

新的化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在比寒武纪大爆炸发生早十亿年的海洋生物圈中,已经出现了分米大小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并且它们经历了常规的进化历程。这一发现颠覆了这十亿年间进化相对平静的认知。(作者:曹喜华)

参考文献: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7:11500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