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证实,择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使用瑞舒伐他汀并不能预防房颤,也不能预防心肌损伤,甚至有损害肾功能的危险。
该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922例计划进行心脏手术的窦性心律(无房颤病史)患者。试验组患者在术前8天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20mg/d),术后第5天停药;对照组则服用安慰剂。主要结局为术后5天患者出现房颤(动态心电图监测证实),或者术后120小时内患者出现心肌损伤(通过监测术后6小时、24小时、48小时、120小时肌钙蛋白来确定)。次要结局包括:院内不良事件、住院天数、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左室射血分数、肾功能、血液生物标志物等等。
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瑞舒伐他汀确实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P<0.001)。然而,瑞舒伐他汀组和安慰剂组的术后房颤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1.1%和20.5%,无显著差异(95%
CI:0.84~1.30,P=0.72);两组的肌钙蛋白I释放曲线下面积也无显著差异(95% CI:−9~13;P=0.80)。亚组分析也未显示哪些类型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后获得临床收益。与安慰剂组相比,瑞舒伐他汀组的次要临床指标也没有显著改善,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术后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较安慰剂组增高5.4%(P=0.005)。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择期进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服用瑞舒伐他汀没有临床获益,临床医生在选择此类药物时应慎重。而美国之前的心脏冠脉搭桥指南和术后指南均建议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除非患者有明确用药禁忌)。(作者:包丽霞)
参考文献: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374:1744-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