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泽西州默克研究实验室的Sang
Ho Lee等人在基础研究中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壁磷壁酸生物合成抑制剂tarocin A和tarocinB能抑制壁磷壁酸生物合成的第一步,
虽然在本质上没有生物活性,但在化学上和β-内酰胺有协同作用,与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能发挥强大的协同杀菌效果,提示tarocins和其他壁磷壁酸生物合成抑制剂有潜力开发成理想制剂与β-内酰胺协同对抗MRSA感染。
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 Epidermidis,MRSE)是导致医院和社区血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美国死于MRSA感染的人数在所有耐药菌所致死亡中居第二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MRSA面前似乎全线覆没,有必要打开思路,从单一抗生素转向药物组合。事实上,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抗革兰氏阴性菌非常有效,但MRSA和MRSE的产生机制不同,需要寻找阻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起效的新靶点。
有学者报道,壁磷壁酸失活或改变可以增加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壁磷壁酸占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干重的50%,对细胞的生长、分裂、形态和毒力至关重要,其生物合成通路分成早期阶段和晚期阶段两类,以晚期阶段相对重要。在寻找壁磷壁生物合成晚期阶段抑制剂的过程中,研究者意外发现了新的早期阶段抑制剂tarocin
A和tarocin B,二者可以阻断壁磷壁酸生物合成第一步的酶TarO。事实证明,Tarocins与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组合起来可以有效对抗多种临床上分离出来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也能有效治疗MRSA模型小鼠,不愧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打败MRSA的好帮手。(作者:包丽霞)
参考文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016;1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