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C. Gyamfi Bannerman等人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显示,有晚期早产风险的孕妇肌注两次倍他米松可显著减少新生儿的呼吸系统并发症。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现,孕34周以前的女性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如死亡、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达成这一共识后,产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迅速增加,但有晚期早产风险的孕妇并不在考虑之内。事实上,晚期早产儿比足月儿的新生儿并发症和童年并发症更多,因此有专家在2005年就呼吁开展相关研究,搞清楚产前糖皮质激素是否对晚期早产儿有利。
为此,研究者于2010年10月至2015年2月从美国17家教学医院招募孕34+0周~36+5周有高危早产风险的单胎妊娠孕妇2827例,随机肌注倍他米松12mg(1427例)或安慰剂(1400例),24小时后重复给药一次。主要终点为新生儿出生后72小时内接受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高流量鼻导管给氧2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30%以上持续4小时以上、体外膜氧合或机械通气)、死产或生后72小时内新生儿死亡。
结果显示,倍他米松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165例和202例达到主要终点,分别占比11.6%和14.4%,倍他米松组的相对风险为0.80。倍他米松组的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新生儿气促、表面活性剂使用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均明显少于安慰剂组。两组的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败血症未见差异。倍他米松组的新生儿低血糖比安慰剂组更常见(24.0%
vs 15.0%)。(作者:宫健)
参考文献: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374:131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