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Junjian Wang等人研究发现,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 γ,ROR-γ)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中过表达,能促进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肿瘤中的表达;ROR-γ拮抗剂能抑制AR表达和肿瘤生长,增加CRPC对恩杂鲁胺(enzalutamide)的敏感性,提示ROR-γ通过作用于AR在CRPC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望成为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
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能促进前列腺癌一步步恶化成mCRPC。无论编码AR的基因是否扩增或突变,绝大多数mCRPC患者的肿瘤上都表达丰富的AR。恩杂鲁胺和阿比特龙等化疗新药让部分患者获益,但最后难免出现化疗耐药。最近的新药研发主要关注抗雄激素疗法,但驱动mCRPC的AR基因表达的因素尚不清楚。RORs也是核受体,ROR-γ由RORC基因编码,在人类肿瘤细胞上的表达和功能有待发掘。
本研究发现,ROR-γ在mCRPC中过表达,从而促进了AR在肿瘤中的表达。ROR-γ借助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与AR-ROR反应元件(AR-ROR response element,RORE)结合,能直接刺激AR基因转录。ROR-γ拮抗剂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AR及其变体AR-V7的表达,极大减少全基因组的AR结合、H3K27ac表达和AR靶基因的表达,也可在前列腺癌模型小鼠中抑制AR表达阳性的肿瘤生长,有效增加CRPC瘤体对恩杂鲁胺化疗的敏感性且无明显毒性。
研究者认为,ROR-γ拮抗剂对CRPC肿瘤的影响可能是广泛的,不仅仅局限于AR及其靶点。炎性肿瘤微环境中的白介素IL-17等细胞因子可能促进了CRPC和肿瘤转移,因此ROR-γ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靶向ROR-γ可能通过阻断多条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新一代前列腺癌化疗药物的问世或许为期不远。(作者:曹喜华)
参考文献:Nature 2016;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