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带雨林中,并不是所有热带水果都被捕食者青睐有加。有些果树相对其他品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结出果实,常很快就被雨林居住者“消费”殆尽。
黑猩猩是成熟果实的青睐者,而德国的一组科学家所
关心的一个有趣问题是:大脑容量的灵长类动物在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是如何保持较高的能量吸收率的呢?具体而言,雨林中有两种早餐进食地点(一种为雨林中
一天之内就会被消耗完、非常受欢迎的果树,如无花果果树;另一种为在全天都可预计摘得果实的果树)。研究人员研究的是黑猩猩是否会先到达前一种早餐进食地点。
在西非热带雨林
的3个水果短缺时期,研究人员记录了5只成年雌性黑猩猩275天内过夜及获取食物的时间和地点数据。通过分析雌性黑猩猩清晨出发次数以及睡巢的位置(这与
第二天早餐水果及其所在地有关),研究人员发现,野生雌性黑猩猩对于在何时何地进行早餐的问题上,能够在权重了多种因素后(如天色如何、距离有多远以及食
物的类型),做出灵活可变的计划。
该研究首次提供了一个未来导向的认知机制的例子。通过这种机制,类人动物可以缓冲因季节变换而导致的食物供给影响,以及物种间对于有营养食物的激烈竞争所带来的影响。(作者:费正弦)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111: 16343-1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