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羟基氯喹是治疗多种风湿病的一种常用病程改善药物。根据最新的狼疮诊疗指南推荐,氯喹或羟基氯喹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基础治
疗药物。与氯喹相比,硫酸羟基氯喹的全身性不良反应较轻,但潜在的视网膜毒性(尤其是视网膜黄斑变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最新指南均推荐,如果长期
服用氯喹或羟基氯喹,必须定期至眼科随访或进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病变。然而,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氯喹类药物具有潜
在的眼底毒性,但是很多因长期应用氯喹或羟基氯喹治疗的具有黄斑变性高风险的风湿病患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患者)并没有定期至眼科随访或进行诊断性
检查,以排除这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
医学院眼科系、贝尔眼科研究中心的Michael
F博士等收集了在200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于一项保险数据库的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患者的相关数据(至少连续登记5年),并分析
了长期应用氯喹或羟基氯喹治疗的患者随访数据,以评估这类患者是否定期至眼科就诊或进行黄斑病的诊断性检查。
结
果发现,在进行登记的18051例类风关或狼疮患者中,6339例(35.1%)患者至少有过1次服用氯喹或羟基氯喹的记录,其中1409例患者至少服用
氯喹或羟基氯喹治疗了4年。在那些黄斑病变的高风险人群中,27.9%的患者缺乏定期的眼科检查,6.1%的患者没有进行过任何眼科检查,34.5%的患
者在5年间未进行过黄斑病诊断性检查。在黄斑病高风险患者中,氯喹或羟基氯喹治疗时间每增加1个月,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的几率会增加2%。与其他患者相比,那些接受风湿科医生管理的类风湿关节炎和狼疮患者的定期眼科检查几率增加了77.4%(校正后OR=1.77)。(作者:王敏骏)
参考文献:JAMA Ophthalmology 2014;132:1199-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