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丁堡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心力衰竭发病率升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
已有研究表明,短期内暴露于空气污染与心梗的发生有关,但与心力衰竭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尚不得而知,为此,爱丁堡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的 Anoop S V Shah等人对既往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做了一项荟萃分析。
研究人员检索了5个数据库的既往研究,以调查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细颗粒物(直径小于2.5μm [PM2.5]或直径小于10μm [PM10])等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升高与心衰住院率或心衰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每一种污染物质与心衰总体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共检索了1146篇文章。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浓度增加有关,而与臭氧浓度无关。颗粒物质PM2.5、PM10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升高。此外,暴露于污染空气中时间的长短,与心衰引起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是PM2.5。
在美国,研究人员估计PM2.5平均每降低3.9μg/m3,心衰住院患者会减少7978例,每年能节省3亿多美元。
上述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密切。尽管需要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数据来证实,但空气污染对心血管疾病以及因健康问题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影响,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公共卫生议题,应作为全球卫生政策制定的解决目标。(作者:胡俊)
参考文献:Lancet;382:1039-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