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Richard Smeyne教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一些慢性病发病的罪魁祸首,比如帕金森。
Richard Smeyne及其同事通过研究发现,一种H5N1流感病毒株能够进入小鼠的大脑,并可引发与帕金森病相似的临床病理表现,包括颤抖、运动障碍以及失去脑细胞,但这种细胞损失本身并不足以导致帕金森病。有意思的是,与上述病理特征相伴随的是小鼠的免疫系统被置于一种长期激活的状态,这种激活后来导致了诸如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等疾病典型蛋白质的集合。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曾造成全球超过5000万人丧生,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
和一般流感的0.1%比较起来要致命得多。而从这场世纪瘟疫中幸存的流感患者,在年纪渐长的时候患帕金森的几率比其他没患1918流感的人高。而目前在全
球流行的禽流感H5N1病毒也具有类似的能力。神经疾病群发有时候跟随着流感大流行的暴发而出现,但此前,研究人员并未在两者之间找到明确的分子联系。
Richard
Smeyne的研究为病毒致病假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即病毒可以增加出现某些严重的慢性疾病的风险,而这些疾病看上去似乎与最初的病毒感染无关。(作
者:刘荣军)
参考文献: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6:14063-1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