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3月号
医学进展
有争议的话题
在他乡

QFT-G可用于监测生物制剂治疗的类风关患者的结核病情

    2007年,中国台湾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核的患病率约为74/10万〜85/10万。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结核的患病率出现明显增长,尤其是那些接受肿瘤坏死因子a拮抗剂的治疗者。RA指南推荐有结核潜伏感染的患者在开始TNF拮抗剂治疗前,应常规进行结核筛查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结核筛查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可操作性、特异性等方面均不甚理想。

    结核菌感染诊断试管(Quanti FERON-TB Gold,QFT-G)是一种新型结核诊断手段,通过检测患者体内干扰素γ的水平,判断是否存在潜伏性结核感染,其特异性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在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中,QFT-G可用来预测结核的发病和进展趋势。中国台湾国立阳明大学学者Der-Yuan Chen的团队观察了QFT-G在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患者中筛查的效果,探讨了在活动性结核患者体内,QFT-G对干扰素γ水平动态变化的检测效果。

    研究对242名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RA患者的QFT-G检测结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这些人中,31%(75)的患者为TST试验阳性,18.6%(45)为QFT-G试验阳性,3.7%(9)的人QFT-G结果为不确定。37名TST和QFT-G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接受了异烟肼预防性治疗,24名TST+/QFT-G−且TST皮肤硬结直径≥10mm的患者也接受了异烟肼治疗。

    在TNF拮抗剂治疗的前3个月内,有4名患者发展为结核(其中3位为QFT-G+);5名TST−/QFT-G−的患者在TNF拮抗剂治疗20个月〜24个月后出现了结核病情活动。QFT-G检测发现,在TNF拮抗剂治疗的早期,活动性结核患者体内干扰素γ水平即出现进行性升高:经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6刺激后,干扰素γ平均水平由2.17±0.98 IU/ml升至 5.93±2.92 IU/ml,经培养滤液蛋白-10刺激后,干扰素γ平均水平由1.12±0.84 IU/ml升至2.96±1.02 IU/ml。

    QFT-G基线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在后期的治疗中发展为活动性结核,在这些患者中,QFT-G结果出现了转变——由阴性转变为阳性,提示有极高的可能性为受到结核菌感染。

    上述结果说明,TNF拮抗剂治疗的RA患者活动性结核的进展呈现双相态势——QFT-G检测由早期阴性转变为病情发展期的阳性。QFT-G可有效监测接受TNF拮抗剂治疗RA患者的结核病情的变化,QFT-G结果转变高度提示结核菌感染。(编译:方笋)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2;71:231-237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