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制定合理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指南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降低疾病带来的危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专业组织都发布了各自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指南,但这些指南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能真正起到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还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
为了评估和监测临床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指南中的方案是否足够合理,英国牛津大学初级卫生保健系的Ivan Moschetti等进行了一项综述。研究者选择了心血管疾病的三种风险因素:胆固醇水平、吸烟和高血压作为关键词,回顾了2002年1月至2010年2月间Medline、Trip数据库和国家信息指导中心等包含了心血管防治指南的数据库中发表的文章。主要观察结果是在这些指南中提到的三个风险因素的频率;次要观察结果是风险监测推荐的完整性,即是否定义了什么是监测、何时监测、如果监测变量或结果无法达到时应如何处理,以及对应证据的报告水平或强度。
研究者共检索到了117个指南,其中84篇(72%)提到了血脂水平问题。而这些提到血脂的文章中,多达53%(44篇)的文章中并没有提出任何关于血脂监测的信息或具体建议;同时,有51%(43篇)的文章中没有提出监测血脂的时间;64%(53篇)的文章中没有指出一旦监测发现血脂异常后应该如何处置。
相比之下,提到高血压和吸烟的指南文章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两者分别有79篇和65篇,其中仍有63%(50篇)和54%(35篇)的文章没有对如何监测提出建议。同时,引用了明确监测数据的指南数量非常少,大部分指南所依据的基础证据等级都很薄弱。
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很多心血管疾病指南并未提供足够的风险因素监测信息,缺乏针对性的监测和处理风险因素的方法与时机提醒。研究者建议:如果指南本身并不能有效提供防治指导,则应继续完善,提出更加明确的监测方法、时机和处理方案。这是提高人类诊治心血管疾病水平的当务之急,值得全世界的心血管疾病工作者加以重视。(编译:贾玉华)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1;342:d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