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2011年3月24日在线报道: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黑色素瘤细胞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B1的表达会明显上调,SETDB1的上调表达可促进黑色素瘤的发生。科研人员利用斑马鱼黑色素瘤发生模型发现了上述现象。
研究者已经证实,斑马鱼神经嵴细胞B-raf基因突变(V600E)和P53基因敲除可致神经嵴前体细胞终末分化受阻,并可促进黑色素瘤的发生。B-raf是一种癌基因,它编码一种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是RAS/RAF/MEK/ERK/MAPK通路重要的转导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事件,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大约80%~90%的B-raf基因突变发生在外显子15的1799核苷酸上,T突变为A,导致其编码的谷氨酸由缬氨酸取代(V600E)。目前认为,V600E突变可模拟T599和S602两个位点的磷酸化过程,从而使B-raf蛋白异常激活。
斑马鱼神经嵴细胞突变(V600E)的B-raf基因激活,可引发一系列特定的早期转录事件。通过分析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别是原癌基因/癌基因的表达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在P53-/- plus Tg(mitfa: BRAF(V600E))模型,黑色素瘤的发生与SETDB1组成性表达密切相关,后者是决定黑色素瘤发生的关键性因子。SETDB1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能够使组蛋白H3K9甲基化。SETDB1的上调表达能够明显加速斑马鱼黑色素瘤的发生。染色体免疫共沉淀结合大规模平行DNA测序和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ETDB1的上调表达可导致包括HOX基因在内的未知基因出现转录失调。
该研究发现首次证实了SETDB1在黑色素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因此,SETDB1有可能成为新的黑色素瘤药物研发靶点。(编译:刘荣军)
参考文献:《Nature》2011;471:51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