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1年05月号
卷首语
医学进展
网络与医学
在他乡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会增加非结核性机会感染的发生风险

    已知,在抗感染和肉芽肿形成和维持方面,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上,抗TNF治疗可能会增加部分患者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风险。2004年,法国建立了一个“RATIO”国家登记系统(Research Axed on Tolerance of bIOtherapies,RATIO),专门收集因各种适应症接受抗TNF治疗的法国患者在三年内发生各类机会性感染的病例数据。目前,已有的数据分析显示,抗TNF治疗会升高应用患者结核感染和嗜肺军团病杆菌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Salmon-Ceron等分析了RATIO数据库内的数据,共发现了43例患者发生了45例次的非结核的机会性感染,其中英夫利昔单抗治疗29例、阿达姆单抗10例和依那西普4例;而治疗适应症分别为类风湿关节炎(26例)、脊柱关节病(3例)、炎症性结肠炎(8例)、银屑病(1例)和其他(1例)。导致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别为33%的细菌(4例李氏杆菌病、4例诺卡菌、4例非典型分枝杆菌和3例非伤寒的沙门氏菌)、40%为病毒(8例严重的带状疱疹感染、3例水痘、3例广泛单纯疱疹病毒和4例播散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2%为真菌(5例肺孢子虫病、3例侵袭性曲霉菌病和2例隐球菌病)和 4%的寄生虫(2例利什曼病)。10例患者(23%)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4例患者(9%)死亡。分析显示,与依那西普比较,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姆单抗)发生机会性感染的风险显著升高,OR值分别为17.6和10.0,同时前一年口服糖皮质激素(>10mg/天)或静脉大剂量冲击糖皮质激素治疗也会升高感染风险(OR=6.3)。

    该研究认为,抗TNF治疗会增加应用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风险,特别是细胞内的微生物感染。抗TNF的单克隆抗体(与可溶性TNF受体治疗相比)和激素>10mg/天是机会性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2011;70:616-623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