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人类的意义举足轻重。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能够治愈疾病的媒介。但直到近些年,研究人员才逐渐开始对“音乐是如何对医生以及患者产生积极作用的”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开展了各项试验,以研究音乐对动物和人类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人们就音乐在医学治疗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研究,首要的疑问就是:为何音乐在开始有人类文明之初就存在?它为何能对人类情感产生作用,以及为何它能够有效减轻听者的精神压力却不产生实质性的生理变化和生理需求?
人们在科罗马农人(科罗马农人被认为是欧洲旧石器时期出现的最早的现代人,距今约35000年)和尼安德特人(穴居人,是在欧洲发现的一个已经灭绝的现代智人人种,分布在欧洲以及中西亚洲,被认为是现代人类的一个亚群)遗迹中发现的类似长笛的简单乐器证明:音乐很可能在史前远古时代就存在。而像击鼓、呼喊以及扭动身体这些古老的音乐仪式,被包括罗伯特•顿巴(Robert Dunbar)在内的学者认为是人类宗教仪式的雏形,或者在当时是一种去个性化的群体的仪式。然而,尽管关于音乐如何以及为何会产生并存在于人类文明的种种假设纷繁芜杂,但这些假设大都缺乏试验以及理论的支持。
在公元前4000年的壁画上,曾发现弹奏竖琴的神甫以及音乐演奏人员的形象,这可能是现存的能证明人类应用音乐来治疗疾病的最早的历史记载。就是在那个时期,还发现了为人类提供医治作用的汉布拉比古籍(Codex haburami,治愈者的福音)。公元前2000年,亚述人的楔形文字中曾有关于应用音乐来躲避恶魔灵魂侵蚀的描述。而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古希腊的医师们建议用音乐治疗狂躁,由此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运用音乐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可能直到公元前5至6世纪,人们才开始真正对音乐如何对人类产生作用这个问题发生兴趣。
#p#副标题#e#
在那个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研究者们率先提出并描述了各个音调之间的数学关系。他们所提出的诸多概念,都曾对人类理解整个宇宙有很大的帮助,令人赞叹不已。例如:为了了解空间的概念,他们发明了几何学;为了读懂数字,他们引入了数学;为了理解音乐,他们又创造了和声理论。Severinus Boethius (公元480〜公元526) 之所以远近闻名,就是因为他发现:用锤子击打砧骨,锤子的重量与所发出的音调高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他曾在其著作《音乐的习俗》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就不同节奏对人类工作的不同影响所进行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也曾就音乐何以对人类产生影响这个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他在其著作《理想国》中表述:学习音乐可以解决人类灵魂的固有两分性的问题。他认为:“只要经过恰当的训练,音乐是世上最为协调统一的造物。因为节奏与和声交织在一起,触及并牢牢地抓住了灵魂,并向外散播魅力。”此外,柏拉图还通过研究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不同音色的归类问题从而确定了音乐模态系统,这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模态系统对特定的音色以及不同的乐段所产生的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例如,使用佛里吉亚模式,能够产生平和的气氛。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曾对音乐有过深入的研究。但他的研究与柏拉图不同。柏拉图的研究从音乐中结晶出美学,而亚里士多德更注重研究音乐的安抚作用。他认为音乐能使人类战胜诸如“遗憾、害怕与狂热”的情感。神秘的音乐能够“治愈或者净化人的灵魂”。尽管对音乐如何影响人类持有不同的观点——柏拉图认为音乐能够逐渐培养一个人的心灵,而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能摧毁心灵的禁锢,但两位哲学家都一致相信音乐能够治愈疾病。
在中世纪,音乐在表达宗教含义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时,因为音乐在健康领域的重要地位,以至于法律命令学医者必须学习音乐。当时的人们相信音乐在治疗身体的同时也可以抚慰心灵。不同的音乐还对症不同的疾病。例如,长笛与竖琴演奏的曲子能够用来治疗痛风。中世纪之后,尽管音乐被广泛应用在更为系统的医学治疗上,但人们始终认为音乐之所以能治愈疾病是基于一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19世纪后,德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兼医师赫曼•冯•赫尔姆霍兹(Herman von Helmholtz)开创了听觉生理学这一学科。人们对该学科的逐步研究发展给予了很大关注。这也使得人们对于音乐治疗疾病的观点逐渐发生变化。赫尔姆霍兹使用电子音叉等工具进行科学试验,并对各种和声对人类情感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些试验和研究使得音乐被正式地应用于现代临床。
1914年一位名叫伊万•奥奈尔•凯因(Evan O' Neil Kane)的医生在一场外科手术中使用了音乐。他在手术室里放了一台留声机。该研究发表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第二年,W•P•布迪克(W P Burdick)对这个试验做了更详细的描述,刊登在《美国贫血症与痛觉缺失症年鉴》上。他写道“看到音乐在恢复病区的积极作用后,凯因医生决定将留声机搬到手术室。结果证明,当时几乎所有的患者的麻醉剂副反应都有所减轻,并且术前焦虑也有所减轻。”四十年后,有研究表明,在受到高分贝的音乐刺激并置身于音乐背景下,牙病患者实施牙科手术后,使用止痛药物的剂量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如果将病人置于适当的高分贝音源中,病人的注意力将会被逐渐响亮的音乐所分散,从而减轻他/她牙科手术时的疼痛感。从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推断并证实:音乐的介入能降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止痛剂的使用剂量,并大大提升手术后恢复期的治疗效果。现代医学研究正着眼于探索音乐是如何产生这些积极的治疗效果的。音乐可减轻精神压力这一机理可能在于它通过调节人类脑垂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恢复被打乱的人体内平衡。例如,将一些重症患者置于莫扎特音乐中,研究音乐如何为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带来积极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较,这些患者们的脱氢异雄(甾)酮、肾上腺素、白介素6浓度,以及其他对精神压力敏感的激素水平大大降低。研究还发现,这些病人的血浆激素浓度大大升高。这些发现逐渐揭示了音乐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作用。除了临床试验外,基础研究的结果也给予了大量理论支持,特别揭示了性荷尔蒙和多巴胺合成在其中的作用。与男性荷尔蒙相比,在接受音乐抗焦虑治疗时,女性荷尔蒙更能够产生更大的压力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女性对音乐抗焦虑疗法更为敏感的原因。尽管这其中的机理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但它已经提示了不同性别会对音乐产生不同的反应。还有研究显示听音乐会增加大脑中钙或钙调蛋白多巴胺的合成,从而加强其通过多巴胺受体2来降低血压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方法的历史过程,是从魔法或宗教时代开始,当时它被作为治疗的关键。今天,音乐则成为治疗原因不明的疾病或者群体性疾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以及一种能够缓解患者精神压力的有效工具。然而,对于音乐治疗方面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我们不仅仅要研究音乐治疗对人生理的有利方面,还要研究它潜在的不良反应,例如它在手术中可能造成患者的精神不集中、唤醒已麻醉的患者,以及因人们对音乐截然不同的喜好而产生不同结果。并且,应用不同种类的音乐所带来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正确恰当地使用音乐,将改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医学上,音乐是否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辅助治疗手段,还取决于人们如何通过临床和科学试验研究来更深刻地理解音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何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