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者之间的死亡率存在着相当的差异,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存在着较高的不健康行为的发生率被看作是将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与较差的健康状况发生关联的机制之一。
近期,法国维勒瑞夫流行病学与人口健康研究中心Martin Shipley领导的工作小组对不健康行为(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少锻炼)与社会经济地位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证实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很大程度上可用不健康行为来解释。
共有10308位公务员参与研究,年龄为35岁~55岁,研究时间从1985年到2009年,为了解不健康行为在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率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者按照公务员职业等级不同来划分受试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并对受试者进行5次评估,第1次在研究开始时,其余4次在为期24年的研究过程中。
研究中共有654人死亡,校正性别及年龄等影响因素后,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受试者死亡风险是社会经济地位最高的1.6倍。对5个时间点的调查资料分析发现不健康行为可解释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风险之间42%的相关性,不同时间点的相关性不同,这种相关性最高可达到72%。
研究开始时,研究者预计不健康行为将引起29%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61%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但研究结束时,研究者发现这些不健康行为引起45%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和94%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
研究期间受试者的吸烟率一直保持在32%~35%,但不良饮食习惯、缺乏锻炼和饮酒这3种不健康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不良饮食习惯的受试者比率从7%升至17%、缺乏锻炼的比率从5%升至21%、饮酒比率从3%升至12%。在饮酒方面,研究还发现与适量饮酒的受试者相比,不饮酒或大量饮酒的受试者死亡率高。
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行为可以更多地解释社会经济差异所造成的死亡率。但并不是说健康状况下的社会经济差异可以简单地等同于不健康行为下的社会经济差异。要消除死亡率差异,就必须要关心社会、经济公平,而不仅仅是健康行为本身。(编译:宫健)
参考文献:《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0;303:1159-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