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6月号
医学进展

症状联合粪便检测有助于诊断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许多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到晚期,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和浮肿等症状,治疗上有一定难度。近期,荷兰研究人员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中47项关于结直肠癌诊断的研究荟萃分析,结果发现采用症状联合粪便免疫化学检测的方法诊断结直肠癌效果较好。

    荟萃分析发现91%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大于50岁,91%患者有家族史,95%患者长期粪便潜血呈阳性,89%患者体重减轻,92%患者缺铁性贫血,92%出现腹痛、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其中家族史、便血、体重减轻对诊断结直肠癌的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近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联合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的结直肠癌诊断方式,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诊断指标可以直接确诊结直肠癌。研究者指出当前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是大肠癌筛查效果问题,例如一次筛查大便潜血阴性可能会影响患者或医生对相关症状的警觉,这样可能漏掉是结直肠癌的患者。

    研究人员建议综合生活方式、家族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测(大便潜血、血清癌胚抗原、血红蛋白、内窥镜、CT、核磁共振检查等)多种指标建立结直肠癌诊断体系,这将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而不是仅仅根据某个指标阴性而忽略了结直肠癌的可能性,研究者同时表示如果要将结直肠癌诊断体系用于临床还需要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编译:宫健)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0;340:c126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