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0年6月号
医学进展

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能有效预测患者的肾脏预后

    2003年国际肾脏病学协会和肾脏病理学协会在多个专业期刊联合公布了修订版的狼疮性肾炎病理分型标准,该病理标准主要是针对肾小球病变进行分型,被国内外风湿免疫学和肾病学专家广泛应用。但狼疮性肾炎会损害肾脏的各个方面(包括肾小球、肾间质和肾小管),因此,目前的分型标准是否适用于判断肾小管和肾间质损伤及患者的预后还不是非常明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峰等通过中国313例狼疮肾炎患者的病理资料,分析了肾小管间质病变在判断狼疮肾炎(LN)患者肾脏转归中的作用,证实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能有效预测患者的肾脏预后。研究发现,很多患者的肾脏病理表现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特征,其中170例Ⅳ型患者表现严重、55例Ⅲ型患者为适度,另外19例Ⅱ型和69例Ⅴ型患者为轻度。Ⅳ-S型和Ⅲ型患者的间质小管损伤严重度相当,但Ⅳ-G型患者的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分数较Ⅳ-S型更高。同时,合并急性和慢性损伤患者肾脏内的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特征较单一表现为急性损伤患者更为明显。在肾小球和肾间质小管指数中,其相关系数达到0.222~0.811。多变量的COX风险分析显示,肾间质浸润、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的指数为狼疮肾炎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该研究结论认为,2003年狼疮性肾炎病理诊断标准内的小管间质损伤指数能有效预测患者的肾脏预后。(编译:王敏骏)

参考文献:《Kidney International》2010;77:820-82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