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项名为BALTI的Ⅱ期临床试验表明,静脉内使用长达7天的沙丁胺醇可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肺水肿发生率并降低气道平台压力,但对28天死亡率无影响。最近英国华威大学的Fang Gao Smith等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急性肺损伤治疗研究(BALTI-2)表明:ARDS患者对早期静注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治疗的耐受性欠佳,该项治疗未使患者获益,甚至可能导致患者预后恶化。
BALTI-2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沙丁胺醇对死亡率的影响。进入该试验的326名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16岁)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发病72小时内使用每小时15 μg/kg的沙丁胺醇或安慰剂,连续用药7天。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对沙丁胺醇无法耐受,经常发生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乳酸酸中毒,以致于不得不停止治疗。除增加死亡率外,沙丁胺醇还减少了无机械通气和无器官衰竭的时间。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静脉输注沙丁胺醇组28天死亡率为34%,高于安慰剂组的23%,风险比为1.47。分析结果表明,每9.2名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ARDS患者中,将有一名因用药而死亡。
Fang Gao Smith称,由于对死亡率的影响,该研究不得不停止,因而目前缺乏沙丁胺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关于ARDS的多中心研究数据,对综合评估沙丁胺醇的作用造成了困难。总之,研究者不建议对ARDS患者常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编译:李秋实)
参考文献:《Lancet》2012;379:22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