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进展
2012年05月号
医学进展
医学里程碑

阿司匹林可有效降低多发性骨髓瘤静脉患者血栓风险

    普通人群静脉血栓(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部血栓)的发生率为 >1/1000,但癌症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则 >7%。癌症相关的血栓风险与癌症类型有关,如血液肿瘤的患者血栓患病风险较高,尤其是多发性骨髓瘤。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静脉血栓发病风险是非癌患者的28倍,这与患者所使用药物有关。例如,服用沙利度胺、来拿度胺等药物虽然能缓解多发性骨髓瘤,但同时也会增加血栓风险。

    最近,来自意大利都灵大学血液科的Larocca等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开放性随机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的同时,配合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阿司匹林或可替代低分子量肝素。

    研究纳入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42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来那度胺联合低剂量的地塞米松诱导治疗,然后接受美法仑+泼尼松+来那度胺维持治疗。根据所联合的抗凝药物不同,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阿司匹林组(n=176):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mg/d;低分子量肝素组(n=166):常规治疗+低分子量肝素40mg/d。平均随访20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时,两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差别,分别为2.27%和1.2%(P>0.05)。对比肝素组,阿司匹林组中血栓患者比例的绝对差别为1.07%。阿司匹林组患者肺部血栓发生率为1.7%,而低分子肝素组为0。两组均未发生动脉血栓、急性心血管症或突然死亡的事件。

    该研究提示,对于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且血栓风险低的患者,阿司匹林可能成为替代低分子肝素的有效而且经济的药物。(编译:赵伟红)

参考文献:《Blood》2012;119:933-939

Copyright 1994-2015 Cinka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0014127号-5